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2018.07.23
论坛
摘要:2018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年度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2017年度研培计划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实施效果进一步深化。在教学组织上,各参与高校理念认识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更为系统合理,研培学员与高校师生持续互动,“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工作目标基本达到。学员遴选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整建制招生成为主要方式;学员回访频次和工作深度都有明显提高;宣...
查看更多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2018.07.21
交流培训活动
摘要:2018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年度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2017年度研培计划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实施效果进一步深化。在教学组织上,各参与高校理念认识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更为系统合理,研培学员与高校师生持续互动,“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工作目标基本达到。学员遴选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整建制招生成为主要方式;学员回访频次和工作深度都有明显提...
查看更多
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记“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柴战柱
2018.07.20
人物
柴战柱在创作绞胎瓷作品 从18岁时的一名普通的烧炉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柴战柱用了36年。36年的华丽转身,源于他对绞胎瓷事业的执着和付出,源于他对于绞胎瓷艺术的热爱与痴迷。 记者了解到,在最新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柴战柱作为“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河南唯一一位传承人入选。另外,由柴战柱创作的绞胎瓷作品《中华龙》《硕果累累》入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九年级下册《美术》电子教材中。“龙是华...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 服务中心工作
2018.07.19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举措实、工作细,也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
查看更多
渭南举办皮影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
2018.07.19
地方新闻
工作人员在后台表演新创皮影剧目《丝路风》 7月14日,由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岀版局主办的“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渭南举行。围绕皮影艺术的持续发展、皮影传统表演手法与现代高科技包装、皮影制作与皮影文创产品开发等话题,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民俗专家等展开了讨论。 华州皮影源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非常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华州皮影也存在着缺乏高素质的演绎人才、皮影乐器道具流失严重等
问题
。”省级非遗项目华州皮影制作...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的思路与出路—读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2018.07.18
论坛
乌丙安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论著中,有一篇《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在新世纪初非遗保护热潮中,不单民俗学面临着思路与出路
问题
,整个非遗事业的推进也都面临着这个
问题
。乌老的论著都在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出路
问题
。 思路决定出路。要开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出路,就需独具一格、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和思路作引领。乌老长期从事民俗学基本理论的探索,调查采录实践、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学术领域的拓宽、非遗与民...
查看更多
远古之声入耳来——访鄂伦春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
2018.07.18
人物
关金芳在演唱鄂伦春族民歌 “我是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我以狩猎为生……”“看这森林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际……”60年后,关金芳几乎已经记不清儿时跟随长辈狩猎的情景,但曾祖父口中高亢圆润、悠扬婉转的鄂伦春族民歌仍清晰地镌刻在关金芳的记忆里,同时也被关金芳和她的学生们传唱着。 关金芳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形成了...
查看更多
没有挥手,就去远行——追忆乌丙安老师
2018.07.18
论坛
乌丙安先生(1929年11月3日至2018年7月11日)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1日晨6时45分在德国柏林因病逝世,享年90岁。 这两天,这则消息已通过各种渠道被转发,但直到今天,非遗保护领域许多熟悉和曾经接触过乌丙安老师的人仍然不愿相信,这位风趣睿智、平易近人的老人真的走了。 我是在外地采访途中得知的消息。坐在回北京的高铁上,几年间和乌老师接触的一个个点滴画面不断闪现在眼前,心有不甘地问自己他怎么就这样走了...
查看更多
乌丙安先生学术研究成果汇总
2018.07.17
论坛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1日晨6时45分在德国柏林因病逝世,享年90岁。乌丙安先生,1929年生人,蒙古族,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授,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全权会员,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会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外18所大学客座教授。乌丙安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俗领域的学术研究活...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3期
2018.07.16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期:2018年7月2日—7月1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师资培训班在杭州举办 ▲ 2018年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
查看更多
1
222
223
224
225
226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