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2018.06.05
论坛
摘要:“生产性保护”所期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自力保护”,而不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他力保护”,因而,其要义不在于产品化、商业化等,而在于自力更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品化、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非遗产品的市场需要,但非遗产品市场需要的本质只是对非遗的符号性消费,并非出于对非遗的珍爱,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手工艺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某种终极意义,是现代社会反抗人的异化的重要途径。但这种价值不是...
查看更多
非遗“热”下的“冷”思考
2018.06.05
论坛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既要在坚守和传承中汲取营养,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发展中看到隐忧,在热度中保持冷静,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 搭台子,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通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江苏已经建立形成了以科学保护作引导,以政策法规作保障,以省级...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届会议即将在巴黎召开
2018.06.04
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 © UNESCO/Ignacio Marin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届会议于2018年6月4日至6月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在三天议程中,177个缔约国将讨论对保护世界各地活态遗产至关重要的若干
问题
。 在本届会议召开的同时,秘书处正在组织“告诉你#活态遗产故事”全球主题中的一系列侧端活动,展示丰富的活态遗产,并为参与保护的不同行动方,包括为缔约国、非政府组织、青年及社区成员之间分享话语和经验提供平台...
查看更多
2018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水东硒州•诗画开阳”非遗周末聚隆重举行
2018.06.04
地方新闻
6月2日上午,以“传承非遗·文化惠民”为主题的2018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暨“水东硒州•诗画开阳”非遗周末聚系列活动在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景区拉开帷幕。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李朝卉,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华,省文化厅副厅长袁伟,省旅发委副主任汪文学,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李卫红,当代贵州期刊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史红云,多彩贵州网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胡涛,贵州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
查看更多
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
2018.06.04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关系到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囿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文化形态正越来越呈现出视听化的倾向,视听化又反过来为文化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对于非遗而言,纪录片无疑是极好的传承与传播手段。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逼真性和情境感,都为记录探究非遗提供了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系列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茶的制作、销售和饮用为线索,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精彩...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
2018.06.04
论坛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十分注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截至2018年,我国已进行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和认定,共计3068名,地方认定的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就更多了,逐渐形成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的中国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活态”文化。口述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
2018.06.04
论坛
陶瓷大师在拉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我国非遗保护的历史只有很短十多年时间,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很好地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以乡村为背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经验,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探索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保护模式,在全世界范围都比较少见,既是对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也是对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1.还非遗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非遗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查看更多
古腔新论说青阳——2018年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纪实
2018.06.01
专题报道
研讨会现场 2018年5月23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新落成的青阳腔博物馆,并与青阳县有关领导及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青阳腔折子戏《贵妃醉酒》《出猎·回书》《窦娥冤·送饭》《拜月记》《百花赠剑》、岳西高腔《龙女小度》等剧目片段及新编青阳腔唱段《轻歌慢舞唱青阳》的现场演出。 23日下午、24日上午连续举行了两场研讨会,分别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春荣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主持。青阳县朱凤英副县长致欢迎词指出,这次会议是青阳腔传承与发展中神圣的历史...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 福建鼓励和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等合作
2018.06.01
要闻
原标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鼓励和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等合作福建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29日在福州表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台湾地区以及华侨华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提升福建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当天在福州举行,审议《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石建平就该草案作出上述表示。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也是著名侨乡和对台先行先试区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福建拥有1...
查看更多
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2018.06.01
要闻
为进一步做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有关工作,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按质、按时、按量完成录制350部的任务,文化和旅游部于5月31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经验交流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有关部门,有关省区市宣传部、文化厅局、京剧院团和录制基地的代表,以及京剧专家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的需要;是继承发展...
查看更多
1
228
229
230
231
232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