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论坛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转化提拱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广阔的市场前景,优质的品牌支撑,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于产业目标追求、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的借鉴。  作者简介:黄永林(1958-),男,湖北仙桃人,文学博...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一种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非遗保护必须遵循契约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都是非遗保护的国际契约,目的是确保每个缔约国都能基于自由、平等、互惠、守信的理念来保护非遗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两个面相,前者强调自由、平等、互惠与守信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后者强调代际公平、和谐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二者互为依据,共生共存。作者简介:宋俊华(19...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竹里”中随处可见的竹编作品“竹里”外景    尽管油菜花期已经结束,但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依旧人气不减。吸引游客来道明镇旅游的不只是油菜花,还有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的新型村落——竹艺村。    据悉,竹艺村从去年9月开始打造,通过引入资源和新设计理念,使道明竹编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并成为成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之一。    诞生于诗中的“竹里”    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镇馆之宝”讲述万年故事,国家级非遗嘉善田歌唱响在大运河畔,神秘而原始的满族说部演出展现在观众面前……    伴随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人们发现,文化遗产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自觉参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标签    一年一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一活动日无疑更加注重“出新”。    重约6.5公斤的良渚“琮王”,登上纪念邮票的元代龙泉窑青瓷葫芦瓶、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归去来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7日,以“记忆、生活、传播”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开幕,相关学术论坛同期举行,约百名专家学者和纪录片行业资深从业者,深入探讨非遗保护新思路。活动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非遗传承新方向:建立非遗IP库,推动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自信和热爱...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 图2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8年6月7日至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相关工作成果,梳理经验,加强交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北京市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开展传承工作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文化意义。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密切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北京非遗保护工作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非遗资源...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本文明确了“社区”“群体”和“个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5条)的三重奏常常被简化为“社区”的这一现状并试图矫正。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可以使用首字母缩略词“CGIs”,或者强调群体和网络的重要性,甚至调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工具。但如果这种简化情况不能避免,则可以利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没有定义“社区”这一点,用“遗产社区”(欧洲委员会2005年《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框架公约》第2条)的概念替代“社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引领意义。这一理念,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和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又有着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指导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展开,尤其是随着其所强调的“以社区为中心”原则的不断普及,反过来又会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推广“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观念,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具体而切实的作用。  作者简介: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