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
查看更多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
查看更多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九域腾龙开盛世,五洲纳福庆新春。我们翘首以盼的龙年即将到来,为了喜迎新春佳节,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1月30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4年辽宁非遗过大年系列展示展演活动走进山美水美的“玉都”岫岩,为那里的父老乡亲奉献一场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盛宴。 东北二人转、京剧、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岫岩皮影戏、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古典戏法……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用悦耳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展现辽宁多姿多彩的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遗过大年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广泛开展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的重要舞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承办的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4年辽宁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于2024年1月19日启动,将持续至2月23日结束...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里,总有一轮明月朗照其上。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不管人们所在何方,都会为了团圆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吃着月饼,共赏美妙的夜色,共寄团圆之思。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冀望,对幸福的渴盼,对美满的情思,也寄托了人们对国家强盛、现世安稳的绵长祝福。2006年,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国庆节恰逢中秋佳节,双节同至,团团圆圆,正是阖家欢聚、举国同庆的美好时刻。中秋月正圆,家国情更浓。传统中秋佳节的亲情思念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相聚融合,成就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中国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重塑中华节俗传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融入生活,“迎中秋 庆国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将于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白色的影幕在提灯柔和的光晕下亮了起来,古朴俏丽的影人仿佛被注入了生气,活灵活现地舞动起来,婉转激越的辽西唱腔伴着苍凉的四弦、紧密的鼓点从影幕后缓缓流出……6月10日,为庆祝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海情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在辽宁大剧院拉开了帷幕。 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承办,是“非遗+剧场”的创新性尝试,也是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安徽省休宁县板凳龙民俗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摄影:樊成柱) 游客在湖南非遗元宵喜乐会上学习用长沙棕叶编技艺编制兔子(摄影:张玲) 陕西第五届鄠邑区“闹元宵·猜谜语·对春联”活动现场(供图:鄠邑区图书馆) 2023年2月4日,在湖南南岳衡山祝融峰下,衡南七巧龙、南岳寿龙队、祁东县三官骨牌灯龙等10余支非遗龙狮队在南岳的大街小巷,为人们带去光明和春的希望;游客从四面八...
查看更多
  • 1
  • 2
  • 3
  • 4
  • 5
  • 8
  • 跳转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