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勒津蒙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医药发祥地之一。1702年,蒙古勒津瑞应寺建立门巴札仓(培养蒙医药人才的医学经院),对弘扬蒙医药起了重要作用。当代蒙医药传承人邢布利德应用传统蒙医药疗法,治疗血衰症获得可喜疗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组织蒙医药专家认真总结、潜心研究,制定了蒙医药治疗血衰症的研究课题,使蒙医药血衰症疗法进一步得到完善。   血衰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辽菜是辽宁菜系的简称,它是利用辽宁产的绿色食品原料和特有的烹饪工艺,结合辽宁地区的民族特点、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以宫廷菜、王府菜、市井菜、民俗菜、民族菜和海鲜菜为基本框架。目前辽菜传统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辽宁沈阳、锦州、丹东、营口、葫芦岛、铁岭、抚顺、辽阳、鞍山、朝阳、阜新等地。 辽菜品种丰富,菜肴多样,特别注重地方特产原料的使用,以沈阳鹿鸣春饭店和大连群英楼为代表,有用山珍野味烹制的名肴,也有用海味制成的珍馐。辽菜擅长扒、熘、烧...
查看更多
阜新玛瑙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市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玛瑙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阜新清河门辽墓出土的莲花式盅及玛瑙管珠项链、酒杯、围棋等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宝珠营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当地王爷进献“佛光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   玛瑙属中档宝石,具有多种天然色彩和条带花纹,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玛瑙有“玉黄金”的美称,其材质...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诸神形象,或用木材雕刻神偶的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不但内容丰...
查看更多
乌力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
查看更多
乌力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
查看更多
乌力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
查看更多
乌力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   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尔,意为共鸣,亦称“胡兀尔”,是以蒙古族特有的同名外弓乐器潮尔演奏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流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核心流布地区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 早期宫廷潮尔,琴头雕龙头、马头、鹿头等,琴身总长约3.5至4尺不等。琴箱一般为倒梯型,上宽约24公分,下窄约18公分,长约28公分,还有方型、瓢型、铲型、六边型等。琴箱选用上等木材制作,用...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节拍固定,喜用叠字、歌词简单、自由灵活。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辽宁省西北部的阜新地区,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