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85)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78)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萧放 贺少雅:仪式节庆类
非遗
保护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2020.12.02
论坛
【摘要】 本文总结了十几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类
非遗
保护的主要经验,包括国家力量的主导推动、多元主体的社会参与、学术研究的智力支持和
非遗
资源化的探索发展,并指出节日文化生态弱化、节日文化知识代际传承渠道受阻、节日文化传承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当前应该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
非遗
传承共同体,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新和再造节日文化体系,推动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现代传承方式,探索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
查看更多
刘依:
非遗
的短视频传播
2020.11.25
论坛
摘要:“
非遗
”自进入后工业时代,其保护和传承一般都给人严肃而沉重的印象,相比之下,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反而显得简单,显得“抖”。UGC与PGC空间对集体记忆的转移、声音对叙事空白的弥合、短视频的去程式化乃是“
非遗
”应空间转换需要与短视频传播产生的多层面联系。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
非遗
的历史和现状,就会认识到“抖”用亚文化来调和现实,用口语、腹语和互动来整饬理智,用现场的变调中和情感的“僭越”与“对抗”,是当代“
非遗
”自觉的情感追求。 关...
查看更多
王馗: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
2020.11.25
论坛
摘要:粤剧是中国第二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汉族戏曲剧种,在十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粤、桂、港、澳的岭南各界对粤剧进行了频繁的观念讨论和具体的艺术实践。粤剧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传承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通过创作优秀剧目,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包括通过制度建设来...
查看更多
向云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11.16
论坛
摘要: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全球化更加深度发展的时代,现代化和现代性进程也与日俱深。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实并汇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
非遗
保护行动,获得了世界性声誉,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
非遗
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在破解
非遗
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中国找到了打开难题的钥匙。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
非遗
...
查看更多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中国属性
2020.11.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也是一项惠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具有促进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大量的投入兴办了众多的创新项目,它们的开展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向,也满足了各方当下的需要,使这项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具有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属性。 关键词:
非遗
保护;公共文化;中国实践;中国属性...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2020.11.11
基于从马拉喀什会议到《“代表作”计划》的演进线索
论坛
摘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研究中,以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1997年《“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为核心的事件史梳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相较于前者,既有研究对《“代表作”计划》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关注仍显不足,对其与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相对滞后。就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演进史的全面抽绎而言,将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纳入过程性分析,并从特定的历史脉络出发进行系统性阐释...
查看更多
王文章:把握
非遗
规律,坚持守正创新
2020.11.05
论坛
【摘要】
非遗
保护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科学把握当下
非遗
保护,尤其对
非遗
的继承与创新及其与文化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遗
保护是原真性的保护,不是创意性的变异,因趋利而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
非遗
保护的范畴,把文化创意化当成
非遗
保护,不仅不能很好地保护
非遗
,反而可能加速失去我们本应珍视和保护的文化本质。要防止文化创意化的倾向,在
非遗
保护与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中,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不能侵害
非遗
传承,更不能代替非...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2020.11.05
论坛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
非遗
保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非遗
保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非遗
保护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保护理念,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着力加强传承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提升了非物...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巴莫曲布嫫教授讲座实录
2020.11.04
论坛
2020年10月23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第五十讲、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第二季“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主题讲座第十五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教授主讲。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丽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讨论。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腾讯会议...
查看更多
大匠至心 | 刘茜:从生活品质看
非遗
教育
2020.10.28
论坛
编者按:今年九月,“大匠至心”
非遗
传承发展杭州沙龙成功举办。历届“大匠至心”杭州沙龙议题均聚焦
非遗
保护热点,为
非遗
保护提供科学方略。今年的主题围绕“共筑·人类共同体,共促·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健康品质好生活”,多维度,多视角展开探讨交流。在做好防疫前提之下,本届沙龙依托互联网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研讨交流跨越国界。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相聚在无限空间中,碰撞思想的火花,让实践验证理论,让案例佐证实践,共同推进
非遗
的赓续传承。基于...
查看更多
1
33
34
35
36
37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