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
2019.11.18
工具书
主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讲述了《
非遗
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中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 《
非遗
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文化立法的重要步骤。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在文化建设中具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文化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产权...
查看更多
胡和平:向着建设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2021.03.09
访谈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围绕“十四五”时期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文艺创作,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等作讲述和介绍。胡和平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新...
查看更多
刘魁立:
非遗
是可共享的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2021.06.01
访谈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交流,过去我们没有听说还有非物质文化,可是就在这两三年里,大家对于这样一个词汇已经非常熟悉了。” “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以物质载体形式呈现的东西。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物质仅仅提供给我们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但人之所以称其为人,就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在我们身上的体现。” “
非遗
”是可以共享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样几个内容:口头传统...
查看更多
田青: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2020.05.11
访谈
编者按:向前发展与转身回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阶段产生的一大矛盾。由于格局动荡、社会变革等原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严重断层。田青认为,除了时代前进必须面临的挑战,人们持有的“发展”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力。他在本世纪初对“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呼吁,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今天读来,依然令我们反思, “抛弃传统的才能发展得更快”并不是一种“发展”的观念。守旧和创新,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
查看更多
萧放 叶玮琪:春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4.21
论坛
【摘要】作为岁首的春节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当代语境下,春节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多种方式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岁首春节的产生源于早期先民对时间的感知和体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然伦理、家庭伦理、社区伦理观念,具有丰厚的价值内涵。作为
非遗
的春节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依托坚实的传统力量,在新时代具有更多样的表达语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具体的传统礼仪、民间文艺、习俗活动、审美艺术等实践方式,发挥着增强各民族文...
查看更多
王晨阳: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认识春节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2025.04.14
论坛
【摘要】“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视角对春节的重新认识。在文化意义层面,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在社会功能层面,春节的传承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家庭社区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为中国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符合该公约所强调的社区参与原则。在当代价值层面,春节从粮食安全、优质教育等多...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与性别平等:从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2025.02.12
论坛
春节申遗成功引发热议,春节申遗的申报书对性别平等的表述同样引人注目。申报书中明确指出该遗产项目通过传承性别认同价值观和规范、提供性别对话空间以及创造包容性别关系的机会,助力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充分展现了中国对
非遗
作为性别化实践的深入理解,通过创新方式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非遗
的保护需顺应时代发展,尊重性别化实践的演进本质,推动性别平等的赋权过程,以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方式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
查看更多
熊威:德昂族春节的兴起与中华文化认同
2025.02.08
论坛
【摘要】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兴起,并逐渐成为德昂族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礼俗互动的结果,形成了既符合传统春节习俗,又带有德昂族文化特征的节日文化,表征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德昂族春节的发展实践过程,彰显出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的深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文化认同,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德昂族;春节;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查看更多
邰高娣:春节的视觉记忆与文化变迁——以传统年画的多重发展维度为中心
2025.02.08
论坛
【摘要】年画丰富的图像及内涵承载着人们关于传统节日的视觉记忆。近百年来,受工业的发展、审美观念的改变、年俗的衰落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影响,传统年画的日常使用和技艺传承逐渐式微。大众对年画的固有认知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年画的当代发展。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年画这一公共文化领域内的图像艺术在视觉生产、审美观念、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与以往的巨大差异。对传统的延续和保护不应成为年画创新发展的限制,在政府主导和民间主动求新的双重背景下...
查看更多
贺少雅 萧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理念与中国
非遗
保护实践
2025.02.08
论坛
【摘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中国
非遗
保护法规文件精神指导下,20年来中国
非遗
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及相关文件有着不同的逻辑走向,前者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社区主体性及其创造性,后者重视统一性、民族主体性与传统性。中国
非遗
保护实践的特色在于:国家主导的系统性保护格局与相关制度创新,社会全面参与的中华文化传承,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逐步增强的“
非遗
的人民性”。基于
非遗
保护的历史与经验,未来的中国
非遗
保护实践需...
查看更多
1
2
3
4
5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