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85)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访河南
非遗
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
2017.06.23
访谈
查看更多
南京
非遗
传承人访谈系列——剪纸大师张方林
2017.06.22
论坛
斗香花、喜花、装饰剪纸,是张方林擅长的几种剪纸类型。经年磨砺与严谨琢磨,张方林大师以一把生动而灵巧的剪刀剪出了世态人情。走进工艺美术大楼二楼,总能被拐角的剪纸柜台所吸引。这里凝聚了父子两代人的辛劳与收获。玻璃台板下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诉说着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剪纸家族的兴衰。 刘立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家庭? 张方林:我出生于江南剪纸世家,我的家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是第五代传人。我的父亲、爷爷、表叔、舅舅、舅爷爷都以剪纸为生。20 世纪 30 年代,我父亲...
查看更多
南京
非遗
传承人访谈系列——剪纸大师张方林
2017.06.22
访谈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浙江实践的观察与思考
2017.06.21
论坛
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9日至23日,中央媒体“走进
非遗
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采访团,深入杭州、桐乡、东阳、乐清
非遗
保护一线,聚焦当地传统工艺发展现状,倾听
非遗
传承人的声音,总结浙江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触碰、发现传统工艺发展中的痛点难点。 振兴传统工艺的浙江实践具有非常典型的样本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浙江人文荟萃...
查看更多
美国《西部民俗》学刊发表“
非遗
在中国”专刊
2017.06.21
论坛
2017年4月,《西部民俗》(Western Folklore,Volume 76,Number 2,Spring 2017)以专刊的形式刊登了张举文、周星、高丙中、萧放等四位学者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文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国际民俗学的权威期刊系统地介绍中国
非遗
,不但开启了中国民俗学界国际对话的新篇章,也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向世界民俗学人较为完整地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化脉络和机制。以此为契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与理论探讨进入国际...
查看更多
手工艺
非遗
的新生之道
2017.06.19
论坛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传统工艺之多,作业点分布之广,与经济、文化、民众日常生活联系之紧密、影响之巨,及其对维护国家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民族精神特质之重大价值,当是无疑义的。近年来,这一课题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政府也采取了若干保护措施。而从全局和长远来考虑,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做战略性的考量。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界定,包括传统手工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由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维护...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的两个当代考题
2017.06.16
论坛
自2005年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我国的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保护、公众认知、社会参与的保护理念日益增强。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调整显然是着眼于当前和未来的遗产保护实践,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和发展。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特约请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分别撰文,聚焦新形势下遗产保护的时代命题,探讨文化和自然遗产综合研究与共同保护之路。 作为一...
查看更多
文化部
非遗
司司长陈通:让古老技艺 根植灵魂 融入生活
2017.06.16
论坛
近年来,“
非遗
”一直是个热词,
非遗
保护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成为大众普遍受益的文化事业。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对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做了详细的解读。 问:如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理解“
非遗
”? 答: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应把传承主体放在首位
2017.06.13
论坛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2003年颁布,
非遗
保护的热潮在全球各地出现。总体而言,保护
非遗
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对
非遗
的不尊重,特别是对相关社区、群体主体地位的不尊重。为让
非遗
保护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2015年底的第十届常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献,其纲领意义和指导作用,将在今后全球的
非遗
保护工作中日益...
查看更多
用大历史观看
非遗
2017.06.13
论坛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 在当代实践中传承和发展
非遗
,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
非遗
保护工作,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
传承是能动的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
非遗
将在保持历史...
查看更多
1
77
78
79
80
81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