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2020年6月13日是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四川省将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四川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重点突出非遗在人民大众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非遗走近民众生活、守护民众健康,展示四川省非遗独特魅力及保护成果,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聚集了苏州博物馆、网师园、狮子林等知名景点的东北街区,也是土特产商店、餐饮店聚集的地方,它们各具特色,吸引了无数本地市民、外地游客的目光。近期,又有一家独一无二的宝藏店铺全新入驻!它便是苏州首个线下非遗共享店——非一般的甄选铺。 非一般的甄选铺位于苏州博物馆对面的旅游咨询中心,由苏州市非遗办设立,名字除了取“非遗办”谐音,也暗示了店铺的独特性质。 “今年4月,苏州旅游总入口平台上线了一个非遗专区...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同意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复 文旅非遗函〔2020〕84号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关于申请设立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请示》(豫文旅文〔2019〕33号)收悉。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我部对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设立工作进行了审核论证。经初审、考察评...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同意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复 文旅非遗函〔2020〕85号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关于申请设立国家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请示》(赣文旅文〔2019〕169号)收悉。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我部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设立工作进行了审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展现,一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深度梳理,一次文明承递薪火相传的全社会参与。 6月8日-14日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抖音、快手、酷狗、微博八大网络平台承办“云游非遗·影像展”,众多名人明星积极参与,全媒体形式深度推广,让中国宝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揭开神秘面纱。 看传统手工艺,金木水火土皆可巧夺天工; 听传统音乐,宫商角徵羽俱成绕梁余音...
查看更多
要闻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临近,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本次活动重头戏“云游非遗·影像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在内的8大网络平台承办,今日全面上线,持续至6月14日。 千余纪录片讲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摄影:喻湘泉 6月6日,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0年广西首届“非遗购物节”在南宁启动。购物节期间,300余家非遗店铺携带500多种非遗产品在线上销售,同时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图为演员们在购物节上展示壮族天琴演奏技艺。 6月6日,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0广西首届“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广西规划馆举行。来自全区各地的500多种非遗产品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出销售,助力非遗扶贫...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民族认同的基础,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引领健康生活,传递文化魅力,即日起,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与南京非遗相关的健康养生知识、传统美食攻略等。 说起南京的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宅家久了,是不是很久没有感受到“诗和远方”的风景?这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就让小南带你“云游”广东非遗!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即将落户韶关。“全域旅游在行动·广东人游广东”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动也将同场举行。 “非遗传承 文明出行 健康生活”是今年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一场丰盛的“非遗大餐”也即...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由于传承人的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根据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要求及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