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2017年5月24日,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廊坊召开。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介绍了活动总体情况及亮点特色,廊坊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李克俭介绍了活动筹备情况,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书记杜云生和廊坊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永生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为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成果,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前后,文化部将组织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发布了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口号和重点内容,介绍了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特点,宣布正式启动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和四川省文化厅厅长周思源详细介绍了今年遗产日非遗主场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上海非遗专项资金设立5年来,已累计投入3807.6万元,数以百计的非遗代表项目和传承人受到资助。接下来上海将加强对中青年非遗项目后继人才的补助,完善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为不同门类、不同保护方式的项目制订不同的量化评估指标。日前,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的发布会上,上海市文广局介绍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位于淮海路附近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赵子平和他的徒弟正在创作。墙面上的剪纸作品《敦煌》是他在敦煌采风后,经过数月潜心创作之后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以浙江传统工艺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的各式国礼,让世人领略了中华传统艺术之魅力,更惊艳于号称“百工之乡”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丽。钱塘潮涌,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传统工艺,在吴越大地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并在互联网时代再次站上创新发展的潮头,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成为钱塘之畔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如今,媒体再次把目光聚焦于浙江。5月19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08年4月,《玛纳斯》申报组在克州阿合奇县进行调查。图为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摄影:苏海龙)  原标题: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亮点纷呈新疆作为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是我区各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朵绚丽的奇葩。我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3D打印也能制作出花纹繁复、雕刻细腻的佛山狮头?彩灯与陶艺、木版年画与南海藤编跨界混搭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日前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幕的“青春非遗,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与公众见面,展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想象。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共展出佛山研修班学员与清华导师联合创作的62项、240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  “非遗进清华”研修班活动是中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当神话故事搭上5D技术,以强烈的艺术效果震撼人心时;当传统出版物借助有声阅读APP,呈现全新的阅读方式时;当课堂教学、景区展示通过VR呈现,变得唾手可及时……还有一批传统的古老工艺,只能靠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一捏一揉的手工劳动创造而成。  女书习俗、黄梅挑花、土家族织锦、油纸伞制作技艺……在15日闭幕的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上,一批植根于我国历史文化沃土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及其传人集中亮相,却难以吸引更多年轻的目光。  “非遗+”初现活力  “手拿针线挑新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有外国人问我要把手艺传给谁,我想传给女儿啊,如果有人想学,我也愿意免费教给他们的。”乌泥泾最后一代“织布娘”、黄道婆的传人、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康新琴的话,代表了所有海派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心声。  《上海市非遗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市文广局不但组织进行了非遗普查、项目记录、数字化管理、经费保障、宣传推广、展示创新等,更重在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青少年教育、研习培训计划、文化产品化转型等。如何让非遗“活化”在当今生活中?一大批海派非遗传承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马尾绣品具有浮雕的感觉(资料图片)马尾绣鞋子,让古老技艺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典型例子(资料图片)深职院“马尾绣创意”工作室制作的马尾绣嫁衣(资料图片)  “马尾绣”,顾名思义“以马尾织成的绣品”。因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丽和刘兴邦的“发现”,这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贵州三都“移居”深圳,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一场名为“Essence Exploration源启·探微”的展览在时尚之都米兰拉开帷幕,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百余件优秀设计...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图1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现场2017年5月12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会议系统梳理了我国非遗保护理念,总结交流了非遗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并按照文化部党组关于2017年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谋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有关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