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其他新闻
 首届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对接会、首届中国杭州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同步举办    10月17日,随着首届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对接会和首届中国杭州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的举办,2013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岸企业家峰会副理事长盛华仁出席并为杭州市“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授牌。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召集人吕祖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台湾亚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应向农村传承人倾斜     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这一点,经过十年的保护工作实践,文化界和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2010年底,笔者曾在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培训班上以《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为题作过一次讲座。讲座中笔者对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朋友们说:“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命名,是国家和人民给予传承人的一份荣誉。而荣誉和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并辔而行的,不可能只有荣誉和权利,而不尽责任和义务。”对于传承人来说,有一个如何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庙会,众多“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心理、情感及文化认同赖以滋养和安抚的重要行为,它必然会延续到久远的未来。故作为信仰载体的庙会也必然会长期存在。庙会不但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也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民间信仰、庙会与非遗保护  我国的佛寺、道观遍布大江南北,各种地方性神庙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信仰产生了神灵之家——庙宇,而庙宇的存在和庙会活动的周期性举办,又加深和巩固了人们的信仰。各地的庙会,既是民众信仰民俗的重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深入大美江西,领悟“物华灵秀”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两线车队成功会师南昌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先生致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罗微女士致辞BMW向“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高安采茶戏”、“青原喊船”、“青原东固传统造像”、“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捐赠          本网讯 (南昌)花开两枝,南北辉映,感悟江西人文之美。9月14日,在历经数天的深入探访后,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南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3年9月10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蒂莫西·柯蒂斯、东盟十国文化官员和相关部门人士以及国内各省区市代表、专家出席。  本届论坛以“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旨在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文化领域的深层次对话,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3 “BMW中国文化之旅”开启新征程   2013年9月10日,伴随着雄健有力的“永新盾牌舞”展演,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正式从“西江第一楼”——江西滕王阁启程,拉开了BMW连续第七年探访中华文化瑰宝的序幕。围绕“物华灵秀,古今相承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今年的文化之旅将深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仰瞻江右人文,寻访瓷都古镇,赏鉴百工奇技,传颂华夏风雅神韵。同时,BMW还将对江西省亟待保护的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总计100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青海省黄南州藏区非遗民俗--“六月山神祭祀会”     被称为藏乡狂欢节的“六月山神祭祀会”是流传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丰收。   “上口钎”和“上背钎”是当地血祭活动中的一部分。“上口钎”,也称为“锁口”,是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腮帮处扎入钢针。“上背钎”,则是将钢针扎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脊背上,赤裸上身,一手持鼓,一手击鼓,边敲边舞。   热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的黎乐交响梦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不但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原生林间,就连他们的祭祀和娱乐乐器,也仍是那样的原生态——用竹、木为原材料制作。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有这样一群音乐爱好者,他们组成乐团,所有演奏介质全部都是黎族竹木乐器。在今年的保亭七夕嬉水节上,乐团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向保亭人和来宾们展示了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盛宴。  8月13日晚,一场名为《原色保亭》的歌舞音乐会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影剧院举行。晚会上首次采用交响乐的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放生民间"活"保护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神,文以铸之。”文化遗产关系人们的情感记忆、精神感悟和历史认知,它不仅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文化遗产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和健康的空气、水一样需要精心保护。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广东,一股文化遗产保护内在驱动力由内而外、由弱而强逐渐勃发。为保护南粤大地散落的文化遗产,从政府到社会再到民间,正尝试合力处理好“新与旧”“去与留”“快与慢”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矛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