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地方新闻
9月9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璀璨启幕。流光溢彩的运河美景、引人垂涎的运河美食、曲韵悠长的非遗戏曲……美食美物齐聚,可游可赏可品,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之畔,绘就出一幅浓浓的“人间烟火气”风情画卷。 活动现场 在淮安戏曲博物馆举办的开幕式上,一曲经典的淮海戏《借靴》拉开了展演的序幕,黄梅戏《第一山》选段、淮剧小戏《芝麻官钻笆斗...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2期:2022年8月29日-9月12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年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示 我国首个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中华颂——2022黄河非遗大展”在内蒙古举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省文旅厅指导福建民俗博物馆策划开展“民俗中的非遗”系列活动,积极构建福建地区民俗文化的区域交流平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9月9日晚,“民俗中的非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举办“花好月圆夜 福厝探非遗”为主题的中秋佳节非遗沉浸式演出活动。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苏忠明等嘉宾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安排了宋代点茶、非遗游园、中秋沉浸式剧场等项目,并在福建民俗博物...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安徽省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征选工作的通知 各市、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为加快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决定开展安徽省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征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选目的 本次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的征选工作,旨在增强安徽非遗资源的市场活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非遗传承的实践水平,培育建立在非...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安徽省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征选工作的通知 各市、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为加快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决定开展安徽省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征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选目的 本次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的征选工作,旨在增强安徽非遗资源的市场活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非遗传承的实践水平,培育建立在非...
查看更多
要闻
2022年9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四川美术学院签署《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郑光旭,与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彭兆荣,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德奉等出席协议签署仪式。此次战略合作,四川美术学院将发挥其既有的传统美术以及传统艺术等门类教学、学术和研究优势,中心将负责推...
查看更多
论坛
由王文章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全国5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干部历时5年,鼎力合作,联袂编纂的中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于2022年1月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全书收录辞条6636条,共计约320万字。其知识信息蔚为大观,理论概括科学准确,印刷装帧优质精美。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崭新成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艾草惠万民,柳编富全镇,茶砖销四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正在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市场渠道。当然,也有少数项目传承后继乏人、产品销量尴尬等问题待解决。 一方艾草惠万民。在湖北蕲春,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蕲春艾灸疗法,小小艾草撑起了一条产业链,2021年相关产业产值达80.8亿元。 一条柳编富全镇。程河柳编是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柳编之乡”湖北省襄阳市程河镇开发了多种柳编产品,带动3000多家农户参与生产制作,已形成“商会+公司+基地+农...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9月14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正式开馆,“如意甘肃·乐享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同时开展。 展厅现场以甘肃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为重点,对全省14个市州最具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展示,是展示甘肃省非遗保护成果、传播本土非遗文化、讲述甘肃非遗故事的生动窗口。 展厅由序言和“滔滔黄河万古流”“悠悠厚土一脉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范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细则》共计14条,包含《细则》制定依据、适用范围、评估方式、原则、评估指标、工作程序、评估结果等,自2022年9月19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评估细则》重点结合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注重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是在总结评估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标以往评估工作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