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承办的“设计·非遗·乡村——2020年度非遗研培成果展”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举行。此次展览是河南省对在传统工艺领域执行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成果展示。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张建州、非遗处副处长祝欣、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苏东民等活动举办方领导,特邀嘉宾以及研培项目负责人、教学团队和学员代表参加了本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时序交替,春暖人心。3月22日,2021年“灵秀湖北·四季村晚”首场示范展示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东方年华景区举行。现场不仅有乡村特色文化歌舞表演,摆满了非遗产品、农副产品的“村晚”赶集会,还吸引了数十位“网红”前来直播带货、推介乡村美景。 “灵秀湖北·四季村晚”活动是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一项全省性、常态化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创产品、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的增收渠道,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昭寺(图片来自网络)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党和国家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壮大,文物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文物研究和保护的能力不断提高。 西藏自治区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多地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学习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共筑中国梦,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河南省 2021年3月14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全省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及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打造的“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线上展览在“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开展。 主办方通过精...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总结回顾“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并讲话。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代惠致辞。 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2项,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
查看更多
论坛
禾库苗绣文创作品 贵州苗绣装置作品《蝴蝶妈妈簸箕》(高成春作) (摄影:李韵) 禾库苗银匠人正在制作项圈 汉绣传承人在培训绣娘 【守望家园】 新鲜出炉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24日,山东省非遗重点工作会商会在济南召开。会议对2021年各项非遗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具体对接、具体推进,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做好2021年非遗工作至关重要。会议明确,2021年山东非遗保护工作将强化系统性保护,以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传统文化保护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25日,由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首档非遗创作5G直播活动——“5G,直达非遗微现场”正式上线,通过5G+4K的直播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多位传承人创作现场,“微距离、零延时”领略百件非遗作品的诞生过程。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活动通过新作品征集、创作过程记录、展览展演、党建研学、发布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现新时代广州非遗的发展活力,通过非遗作品记录伟大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广彩国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1年3月24日,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实验小学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庆祝非遗项目泥塑成为该校社团课程,这也是该县非遗项目首次走进校园。 实验小学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 魏冉 摄 2019年,泥塑被列入伊川县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现年71岁的张学章是该县泥塑项目传承人,他自学泥塑30余年,手下的佛像、人物肖像、胖娃娃等,个个活灵活现。 泥塑课堂 张学章(中...
查看更多
论坛
一、人类学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 201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麻国庆与朱伟合作的专著——《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这应该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这样的研究非常重要。尽管人类学家是最早关注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早提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学术群体,但在中国,参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群体,并非是人类学者,也因而较少有学者专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讨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