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鄂湘赣皖四省5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000余件非遗展品,智慧与艺术的光芒闪耀其中。
绣品
汉绣湘绣,撑起国潮天花板
如果有一个关于非遗项目在古代诗词中出现频率的排行榜,刺绣妥妥地站在前排。就连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也写过“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的句子。其他人更是排着队赞美刺绣。银针和丝线的舞蹈,最是中华女性兰心蕙质的体现。
湖广熟,天下足。两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饭稻羹鱼,遍地桑麻,为刺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洞庭湖南北的湘绣和汉绣尽管发展历史不同,特点也各有擅长,但是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高度。
陶瓷雕塑作品《洛神赋》
陶瓷制作
以皇帝年号命名的瓷都
冰肌玉骨的青白瓷,是景德镇昌盛的源头。
宋景德年间,真宗皇帝出于对青白瓷的喜爱,将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地处江西群山之间的偏远小镇。自此,景德镇名扬天下,千年来窑火不息,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精湛的技艺令世界为之惊叹、争相效仿。世人或许不识宋真宗,但几乎无人不知景德镇。
此次“鄂湘赣皖非遗联展”上,你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大量绝美的展品,更有非遗传承人现场解说手工制瓷工艺,讲述非遗人一代代传承、保护国粹的故事。
文房四宝
明明是文具,却美得让人不敢下笔
宛如艺术品一般的文房四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以徽墨为例,它是以松烟、油烟和漆烟为主要原料,再加上骨胶、中药材、添加剂等辅助材料混合而成的,需经过刻模、点烟、和胶、捣杵、塑形、打磨、晾墨、上蜡、描金几大工序。
来“鄂湘赣皖非遗联展”实地感受传承人在笔墨纸砚中融入的工匠精神吧,还能激励自己练字。
银壶
日用品为何不舍得用
你以为金银向来是做首饰?
湖北熊银匠的非遗传承人,偏要拿来做茶壶、做碗筷、做梳子、做书签,明明是日用品却做得那么奢华。
湖北银器这边不走寻常路,江西錾铜也不甘示弱。你做银壶?那我就做铜的;你做碗筷?那我做盘子;你做书签?那我就做铜板画。
艺人之间的技艺pk,不为胜负,只为美。
(图片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