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广州
非遗
:道路越走越宽
2021.01.13
专题报道
2004年1月1日,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沉寂已久的岭南古琴多年来第一次公演。广东琴人以此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纪念岭南古琴的一代宗师杨新伦105周年诞辰。 那个时候,“岭南古琴”和“
非遗
”这个名词一样,都刚刚浮出在大多数中国人知识体系的海平面。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身边那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嘴里随口哼唱的童谣俚曲,年节时按部就班的典礼仪式,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以极快的速度变化,甚至走远;更想不到,一次规模宏...
查看更多
旅游为
非遗
点赞
2021.01.13
专题报道
河南许昌陈氏皮影传人陈志国指导学生学习皮影戏(摄影:牛书培)(人民图片) 贵州省级
非遗
传承人李跃(右)在遵义老城红军街“剪纸坊”指导游客体验红色文化剪纸(摄影:朱大军)(人民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37个推荐项目名单。此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与中华文化的复兴——田青在四川音乐学院的演讲
2021.01.12
论坛
编者按: 本文根据2020年11月25日田青先生在四川音乐学院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由传统音乐到传统文化,生动且深入地探讨了传统音乐与中华文化复兴之间的深层关系。田青先生指出,“唯乐不可以为伪”,文化的建设不存在弯道超车,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我们离传统文化太远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传统音乐如何在中华文化复兴当中起到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继承,要保护,要传承,只有从今天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知道自身的...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让
非遗
绽放更绚丽光彩
2021.01.12
专题报道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
非遗
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
查看更多
“
非遗
+旅游”是活态,也是业态
2021.01.12
专题报道
编者按:这几年,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研究层面,“
非遗
+旅游”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极容易结合、延伸为一种产品业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对于
非遗
,活态属性是
非遗
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自从人类告别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衣食住行本身就具有了商品属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遗产型文化,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
查看更多
重启与再造:2020年民族文化现象评析
2021.01.12
论坛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如同一副显影剂,示现出不同国家和民族面对巨大危机时的群体文化心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众志成城的强大意志,以个人服从集体的深厚文化惯习,迅捷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使我国成为本年度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共同经历将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的记忆紧紧相联。它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段珍贵集体记忆,并将成为塑造未来中国的一股强大心理力量。这是2020年的独特旋律。 一、数字共同...
查看更多
非遗
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丨于新旧交替中寄宏愿,于热闹红火中筑根魂——我们的春节
2021.01.12
新闻聚焦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非遗
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丨于新旧交替中寄宏愿,于热闹红火中筑根魂——我们的春节
2021.01.12
要闻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1分钟知
非遗
事丨
非遗
半月报第60期
2021.01.11
要闻
“
非遗
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
非遗
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
非遗
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0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10日 ▲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滑县木版年画展亮相恭王府 ▲ 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在国家图书馆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
文化发展铺就致富路
2021.01.11
专题报道
贵州丹寨蓝锦染艺
非遗
扶贫工坊 人民图片 新疆鄯善树柏沟村运用彩绘农民画发展旅游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福建三明革命老区岭下村立足红色文化带动旅游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扶贫题材黄梅戏《鸭儿嫂》 网络图片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石丽平是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1
499
500
501
502
503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