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链接” 让手工造纸技艺 重获当代价值
2021.01.11
专题报道
造纸术历尽千年沧桑,是中华四大发明之一,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薄薄方寸之间流淌着千年文明,传承着中华历史文化的血脉。然而,当时间跨入现代,手工纸的现实需求不断减少,传承也面临后继无人的景况,东巴纸等手工纸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 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低潮的古老造纸术在最近10年间逐渐回暖,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见证了这一转折。2008年1月,汤书昆牵头的《中国手工纸文库》项目启动,由于缺少基础资料考证,他和团队通过民间调查、数字资...
查看更多
非遗
进校园 | 凝聚教师力量,架起广府
非遗
传承之桥
2021.01.11
专题报道
裙袂翻飞、步履轻快、粤声悠扬……前不久,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在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上演。孩子们或穿戴剪纸披风、云肩,进行走秀展示;或涂抹油彩,架起身段,唱上一曲传统粤剧,举手投足间传递着对广府优秀文化的倾心与热爱。 越秀区广府文化艺术实践工作坊大南路小学汇演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非遗
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率先开展“
非遗
进校园”活动的城市之一。多年的经验让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们意识到...
查看更多
传承黄河文化 延续热贡文脉
2021.01.11
专题报道
唐卡画师夏吾卓玛在绘制唐卡 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摄 在黄河上游,青海省的东南部坐落着一座城市——同仁,它有个家喻户晓的藏语名字“热贡”,意思是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着藏、汉、土、回等民族,大家共同创造出多彩的热贡文化。热贡文化属于河湟文化分支,体现着黄河流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传承着黄河文化多元一体与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和缩影。 热贡...
查看更多
非遗
——脱贫攻坚的文化力量
2021.01.08
专题报道
唐卡、砖雕、香包、剪纸、刺绣、洮砚……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传承人一笔一画、一剪一刀间,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的,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甘肃省创新发展的“
非遗
+扶贫”模式,不仅让
非遗
实现活态化传承,更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一技在手,利己及人 王新平,是传统制香工艺传承人。依靠...
查看更多
在“守艺”中创新 海南
非遗
“活好了”
2021.01.08
专题报道
图为昌江民族中学,学生在跳竹竿舞(摄影:凌楠) “掌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不仅能对外展示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能凭手艺获得收入。”在海南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20岁的黎族小伙张俊扬特别显眼。看好黎锦产业发展前景,他学习此项国家级
非遗
技艺已有5年,希望未来能有自己的黎锦品牌。 黎族织锦技艺过去“传女不传男”,而今,张俊扬已并非个例。“现在学习织锦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可多了,从大人到孩子都有。”五指山市文化馆馆长张欣欣说...
查看更多
江苏首批
非遗
旅游体验基地发布
2021.01.07
地方新闻
近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的首批江苏省
非遗
旅游体验基地新鲜出炉,包括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无锡市惠山古镇、张家港市凤凰景区、江苏省杂技团等在内的 10 家单位正式入选。 小观众在南京博物院老茶馆参与春茶制作体验活动 入选
非遗
旅游体验基地要满足多个条件 江苏省文旅厅
非遗
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是文化大省,各类
非遗
项目众多,要想成为
非遗
旅游体验基地必须要满足多个条件,如:必须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
非遗
代...
查看更多
入选
非遗
十周年 中医针灸再出发
2021.01.07
专题报道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为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2020年11月15日邀请在中医针灸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曾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专家畅谈中医针灸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主持座谈会开幕式。 中医针灸...
查看更多
非遗
进校园 | 济南开设“带不走的
非遗
课堂”,让传统文化深植于师生心间
2021.01.06
专题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更贴近些。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人传统的东西。”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认为,国潮热的当下,
非遗
传承和学校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兔子王代表性传承人周秉生为济南盛福实验小学学生授课 为认真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合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2017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济南...
查看更多
非遗
进校园 | 南京
非遗
周周学系列创新课:传承有高招 创新无极限
2021.01.06
专题报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
非遗
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第二届“
非遗
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近日,中国青年网走进“甘熙故居”,探访江苏省南京市“
非遗
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实践案例。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很多人走进独具特色的江苏南京“甘熙故居”,都被这里的江南民居风貌和历史文化气息所感染,如今,这里也是南京市民俗(
非遗
)博物馆所在地...
查看更多
非遗
综艺节目:莫把
非遗
元素当点缀
2021.01.06
专题报道
近日,随着“太极拳”“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评审通过,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的
非遗
项目达到42个,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消息对于致力于
非遗
保护与传承的组织和个人来讲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好
非遗
。
非遗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及风俗习惯等,是确定本民族文化特性,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传统...
查看更多
1
500
501
502
503
504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