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上海市第六批
非遗
代表性项目公布
2019.04.04
地方新闻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1项)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9项)。
查看更多
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甘文旅厅字〔2019〕44号)
2019.04.04
地方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文旅厅字〔2019〕44号 各市(州)文化旅游局,甘肃矿区文广新局,兰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省
非遗
保护中心: 《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3月25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即日起施行。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4月1日 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查看更多
“年画重回春节”:让年画走进现代生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探索
2019.04.04
专题报道
在故宫召开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中国年画创作营”聚集
非遗
传承人与设计师力量 中国手艺网与微信市场合作推出“年画重回春节”微信小游戏 采风团队在滩头“福美祥”年画作坊与传承人合影留念 天津杨柳青画社己亥猪年新年画作品《竹报平安》 九十三岁高龄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在制作...
查看更多
湖南完成首批国家级
非遗
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
2019.04.03
地方新闻
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对全省22个民间文学、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进行了梳理和遴选,共采集成果538条,形成分析报告22篇。 经省
非遗
中心梳理、专家评审、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等程序,精选了5个成果相对丰富、载体多样、要素全面、内容准确的项目列入我省《
非遗
记录工作首批推荐项目清单》,圆满完成了首批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作。 湖南省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
查看更多
借力市场出“深闺”,
非遗
开辟新天地
2019.04.03
专题报道
近年来,在我国
非遗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设计、新理念应运而生,传统
非遗
与当代设计的碰撞融合成为一种新风尚。 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平衡,更要赋予
非遗
自给自足、自我更新的生命力。
非遗
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消费者层面形成的驱动机制,同时也需要开发
非遗
资源的创意产品目标市场。 刺绣拼接的服饰、蜡染绘制的背包、年画主题游戏、戏剧演出直播……近年来,在我国
非遗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
查看更多
把握
非遗
保护传承的“理”与“趣”
2019.04.03
论坛
非遗
是人民群众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展现和表达,也是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和馈赠。万事万物依自然而发生、依自然而发展。多彩
非遗
通过那不带丝毫功利之心的指尖、心头,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非遗
要顺应时代、顺其自然不断向前传承发展,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
非遗
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如今,“
非遗
+创意”等活动的频繁开展,一方面让
非遗
以多样形式和崭新面孔走向公众,另一方面又为创新、创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
+创意”立足点无疑是
非遗
,而
非遗
则是存...
查看更多
香港
非遗
资助计划接受首轮“社区主导项目”申请
2019.04.02
地方新闻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辖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
)办事处于4月1日举行传媒简报会,介绍现正接受申请的
非遗
资助计划“社区主导项目”。拟申请计划需具一定规模或属较大型项目,每项申请金额不可少于25万港元。 据悉,康文署
非遗
办事处于3月25日推出
非遗
资助计划,现正接受第一轮“社区主导项目”申请,旨在加强保护、研究、教育、推广和传承本地
非遗
项目,支持本地
非遗
传承人和团体的相关工作。 康文署助理署长陈承纬表示,特区政府一向...
查看更多
1分钟知
非遗
事·
非遗
半月报第31期
2019.04.01
要闻
“
非遗
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
非遗
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
非遗
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1期:2019年3月18日—3月31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重点举措 ▲ 亚太中心管委会第八次会议在京召开 ▲ 新版中国非...
查看更多
高校为什么要开设
非遗
通识课程
2019.04.01
论坛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深入人心,以
非遗
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从中小学的“
非遗
进校园”,到
非遗
讲座、纪录片、展会以及各类
非遗
体验类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如何认识和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非遗
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除了严谨的
非遗
学术研究,在高校开设具有通识课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于增强青年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了解,培养...
查看更多
非遗
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2019.04.01
论坛
摘要: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
非遗
”这一新话语。“
非遗
”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
非遗
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
非遗
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
非遗
行政话语、
非遗
文化话语、
非遗
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
非遗
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
查看更多
1
684
685
686
687
688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