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原标题:“青春版”似乎已成为当下昆曲创新的一种模式,从市场反馈来看,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接纳——让昆曲青春地活在当下从2001年列入非遗名录,到逐渐打开市场,昆曲正远离“博物馆艺术”阶段,逐步实现其活态传承。昆曲的老树与新芽,传统与时尚,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正焕发出的青春活力。  不过,昆曲艺术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拂去历史的尘埃,昆曲应如何在继承原著精神内涵、传统舞台表演形态的基础上重露姿容,如何更好地传递出今人对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日前,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文广新局对外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济南未来将把非遗项目传承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在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由专职教师或非遗传承人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意见》指出,条件成熟的职业院校,可探索将非遗项目设置为专业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专业设置,促进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根据《意见》,济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于今年5月中旬在意大利威尼斯开幕,其中以“不息”为展览主题的中国馆备受艺术界关注。这一活动同样吸引了国内非遗领域人士的目光,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华县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也以艺术家身份参加了此次中国馆作品的创作。    此次的参展作品,是两位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汤南南、邬建安相互合作创作的多个系列的刺绣、皮影新作品。以这样的组合呈现,中国馆策展人邱志杰表示...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今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然而,如何才能化“口号”为“目标”,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既要“过好节”更要“过好日子”?是...
查看更多
人物
舟山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展现了舟山渔民捕鱼劳作的日常生活场景。2006年,舟山临城剪纸入选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加深入了解舟山剪纸的内涵特点,7月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寻非遗之缘,颂群岛之华”暑期社会调研团成员,来到临城街道综合文化楼的剪纸艺术中心走访并记录了民间剪纸传承者江晓青。江晓青老师向队员们分享剪纸历程  摄影:吴义斌翻读书籍学剪纸,不畏伤痛苦练功谈到什么时候开始对剪纸感兴趣时,江晓青告诉队员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围绕“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非遗传承,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生活”等,共举办2000多项贴近实际、亲民乐民的非遗展示品牌活动。中央主流媒体和各大新媒体以过往并不多见的报道篇幅(时长),对其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报道,以采访的深度、传播的热度、报道的密度、传承的温度,全景展示了近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据统计,此次相关报道3万余条,参与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走技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与资料面临毁弃和流失的危险;部分代表性传承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且不履行传承义务。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难题。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在3日举行的镇江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即将送往省人大常委会备案批准。镇江市有近百位非遗项目传承人镇江作为国家历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江苏实施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加强保护督促传承 打破“铁饭碗”绝活更鲜活今年,江苏苏州和连云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进行评估,有传承人被评不合格,有的被取消资格。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江苏此举引发广泛关注。“退出机制”是如何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非遗项目如何在传承中坚守文化担当?请看记者调查。  评传承人,破终身制  定期组织专家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资质、能力和绩效考评,形成传承人退出机制  “我也想收徒弟,但没人想学。”苏州花线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独具特色的黑陶工艺品 曾滨图  近年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传统手工艺术类的非遗项目在被看好的同时,其产品在推向市场过程中却频遭冷遇。  如何让非遗产品走出博物馆,重获生机与活力?云南省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关系,通过引进文化公司以市场化运作,以平台促创新,增强产品实用性等举措,为破解非遗保护与传承这一难题找到新路。  生存之惑:非遗产品叫好不叫座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当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图1 辽宁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开班仪式  6月27日至29日,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辽宁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在沈阳举行。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已列入抢救性记录工作范畴的2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保护单位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抢救性记录工程执行团队相关人员等近90人参加培训。辽宁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纪元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