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陕西
非遗
保护:守着绝技 咋求生计
2017.04.11
专题报道
今年80岁的动态风筝大师张天伟,年轻时曾代表陕西参加各地的风筝大赛,斩获奖项无数,每次他的“会说话”“会动”的风筝一亮相,总能惊艳一片,他的巨龙风筝还登上过加拿大的邮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尽管如此,这门技艺也面临失传的窘境。“如果不是真正热爱,是学不下来的。”张天伟无奈道。 传统技艺在现代工业冲击下生存空间逼仄,是许多
非遗
传承人面临的问题。 传承人的离世是最大的遗憾 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很多学艺者因此望而却步。“传承人的离去对...
查看更多
传统体育项目如何走出“深闺”
2017.04.11
专题报道
你听说过“肉连响”吗?他是众多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个。 “肉连响”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 “肉连响”传承人刘守红对记者说,民族运动会给了
非遗
项目很好的舞台,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在民族运动会上现场表演,是一种更好的活态传承。 当下:活态传承最重要 2015年8月,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中国传统体育项...
查看更多
“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开幕
2017.04.10
其他新闻
2017年4月10日,由故宫博物院、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主办,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的“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前举行。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副部长项兆伦、安徽省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了活动并为徽派传统工艺馆揭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为开幕式致辞。故宫研究院院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副院长宋纪蓉,安徽省委秘书长唐承沛...
查看更多
“中国式举重”如何新生——
非遗
传承人郭宝光谈撂石锁的传承
2017.04.10
专题报道
郭宝光在练习撂石锁。郭宝光供图在古城开封,市民习练撂石锁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撂石锁自北宋年间流传至今,是集力量和技巧为一体的武术功力项目,已有千年历史,深受有尚武健身传统的回族群众的喜爱。 半个世纪以来,撂石锁原本生存的环境和文化空间逐渐流失,其传承和发展困难重重。2011年6月,撂石锁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该项活动渐获新生。 “从1998年开始,我就开始挖掘整理撂石锁运动项目。”撂石锁运动
非遗
传承人、开封市回族传统体育表演团负责...
查看更多
冷热不均,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任重道远
2017.04.10
专题报道
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掼牛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一种活态人文遗产 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部主任、国家
非遗
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崔乐泉,多年来一直从事我国传统体育研究工作,他认为散布于华夏大地的传统体育,体现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我国55个少数民族因为各自的生活环境、文化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气象的不同,孕育出了不同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体育文化资源。 从概念上讲,传...
查看更多
非遗
:“活”出各自精彩
2017.04.10
论坛
鼓励那些市场化可行性较高的
非遗
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政府和业界的共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已经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土壤,是否可以借助创新、创意的力量,使其换一种方式“复活”、重回人们的视野呢? 前不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成热门话题。从作家冯骥才“炮轰”有官员把
非遗
保护当政绩,只保护“能开博览会的”,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呼吁“民间的老物件儿、老手艺不能只是沉睡封存的档案”,承载着民族记忆的
非遗
再一次牵动人心。 我国
非遗
保护,单从...
查看更多
建设中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7.04.07
专题报道
原标题:让史诗在更多人心中咏唱——建设中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每当我骑上骏马,奔驰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上,就会想起心目中的英雄——格萨尔。”家住黄河源头的牧民洛桑沃赛告诉记者,格萨尔《赛马称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果洛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这个故事。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传说中格萨尔创立并使其空前强大的岭国核心地带,说唱艺人自11世纪以来就能口授的《格萨尔王传》,至今还流传在草原深处。 今年1月,文化部批复《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
查看更多
让
非遗
“遗”脉相承
2017.04.07
专题报道
“修旧如旧”是古建修缮中的重要准则,但问题是,因为自身特点和资料缺乏,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知“旧”为何样、如何修旧。更多时候需要边考察、边研究、边修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
非遗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许多古老技艺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
目录:昆曲、书法、剪纸、篆刻……曾经陌生的“
非遗
”概念,近几年正在变得愈发为大众熟悉...
查看更多
2017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17.04.06
专题报道
原标题:“一方水土一方人”2017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为庆祝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根据山东省文化厅关于《开展2017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有关活动》的通知要求,山东省文化馆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一、“一方水土一方人”2017年山东...
查看更多
产与人兼得的
非遗
保护路
2017.04.06
专题报道
日前,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民族文化宫、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暨文献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据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介绍,举办这样的展览是为了更好地让博物馆中的藏品利用起来,尤其是随着各民族间交流的增强,少数民族
非遗
工作深入人心,更多的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相关知识、丰富文化生活。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
非遗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保护
非遗
文化,是我们提...
查看更多
1
839
840
841
842
843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