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点
2017.04.06
论坛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这是体系构建的理论支点;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这是体系构建的实践支点。为建设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存续及独特性的文化标识。随着民族的逐步形成,根植其中的文化展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维系民族的纽带。假如一个民...
查看更多
传承与回归 再生与重塑——专家学者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4.06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业界专家学者对《计划》的制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着眼全面 重点突出 国家
非遗
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从整体看,《计划》的内容系统、全面、完整,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统一了社会...
查看更多
乐清黄杨木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开拍
2017.04.05
其他新闻
原标题:乐清黄杨木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开拍,省
非遗
中心郭艺主任亲自访谈 3月27日至4月1日,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传承人王笃纯大师的抢救性记录开拍,由浙江省
非遗
中心郭艺主任亲自进行访谈。王笃纯大师是浙江省第二批抢救性记录拍摄对象,也是我市第一批入选拍摄记录的国家级传承人之一。此次拍摄任务由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在对王笃纯大师进行访谈前,郭艺主任和摄制团队、传承人、乐清
非遗
中心等多方沟通,查阅了解有关乐清黄杨木雕和王家四代传承的历史,为顺利推进传承人抢...
查看更多
扬帆起航正当时——江苏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4.05
专题报道
“常州梳篦”江苏省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邢粮正在教小朋友体验手工剃齿 一把小小的梳子,蕴含着1500年的文化传承,选材考究、制作精细的明式家具,带来50亿元的产业规模,宜兴紫砂名满天下,吸引近20万从业人员。从细腻绝伦的苏绣到庄重典雅的南通红木雕刻,从宜兴的均陶到连云港的水晶雕刻……一件工艺品就是一段故事,一份情怀,精巧绝伦的江苏传统工艺是江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手工技艺、强烈的人文精神在新时期散发出别...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市举行
2017.04.01
其他新闻
2017年3月28-30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子·天文训》诞生地——安徽省淮南市举行。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王秀忠同志,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同志,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长汤传信同志,安徽省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姚辉同志、文化部
非遗
司保护处处长宋伟同志等出席了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同志主持。来自中国农...
查看更多
上海:“百岁”大世界担当传承
非遗
新使命
2017.04.01
其他新闻
3月31日,修缮一新的上海大世界正式对外开放。当日,修缮一新的上海大世界正式对外开放。新的大世界定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内设
非遗
展览、
非遗
表演、
非遗
传习、数字
非遗
、
非遗
美食五个功能业态。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初建于1917年,1928年改扩建后形成目前的建筑形态,为U字形结构,总面积1.68万平方米,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2016年12月28日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新身份复业试运营。(摄影:丁汀) 市民在上海大世界内观看戏剧...
查看更多
柴窑,要不要烧?
2017.04.01
专题报道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推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一直以来,对于传承和振兴,每个人的理解其实不尽相同。以陶瓷的烧成工艺为例,尽管当下“活着”的柴窑数量并不多,但近年来在陶瓷界却有意无意地流行起“柴烧热”,柴烧作品再次成为各地陶瓷欣赏和收藏的新宠,有的地区还计划新建柴烧窑炉。然而,对于复烧柴窑,陶瓷业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市举行
2017.04.01
节气资讯
2017年3月28-30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子·天文训》诞生地——安徽省淮南市举行。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王秀忠同志,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同志,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长汤传信同志,安徽省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姚辉同志、文化部
非遗
司保护处处长宋伟同志等出席了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同志主持。来自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查看更多
湖南张家界:巧手编织致富路 土家织锦传
非遗
2017.03.31
专题报道
3月29日,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织锦基地,一名工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织锦。土家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需经过纺纱、牵线、纺线、捡综、翻篙等十二道工序,制作难度高、耗费时间长。近年来,湖南张家界不断加强对这一
非遗
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大力扶持土家织锦产品向规模化发展,使之成为当地旅游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这些五彩斑斓的“土锦”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据统计,近三年以来,武陵源区累计有2000...
查看更多
让传统工艺传承更加自信——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畅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3.31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的制定一直备受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广大传承人群的关注,此次计划的发布更是在
非遗
传承人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对于这一促进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的总计划,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如何评价?计划的出台对于他们有着怎样的意义?就下一步贯彻实施该计划,传承人又有哪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日前,传统工艺领域的部分传承人代表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激发创造精神...
查看更多
1
840
841
842
843
844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