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在人民大会堂成立
2013.08.12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在人民大会堂成立 从右至左为:著名京剧艺术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发起人储兰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岩峰,国家宗教局原局级巡视员、著名京剧活动家张金华 国内第一家专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公益性基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8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成立。该基金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戏曲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旨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帮助国内的非物...
查看更多
戏曲类
非遗
保护应采取动态模式
2013.08.06
论坛
戏曲类
非遗
保护应采取动态模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
非遗
)近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盼望中国的300多个戏曲剧种一个不少地永远像过去那样蓬勃发展,这种深厚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感情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
非遗
)近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应该怎样理解
非遗
保护呢?保护
非遗
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等同,保护
非遗
就是要保护其灵魂,而非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对戏曲应提倡动态保护,传承戏曲不能“等、靠、要” ,而应“快、争、抢” ,主动...
查看更多
长三角“
非遗
”保护之思
2013.08.06
论坛
长三角“
非遗
”保护之思 ——朱恒夫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演讲 这些年,尽管“
非遗
”在媒体上是一个高频词,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
非遗
”离自己很遥远。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5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成年人,请他们说出本省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够全部说出来。问他们保护“
非遗
”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如果说这代表了普遍观点,那么我们的“
非遗
”传承的前景是令人...
查看更多
探索
非遗
保护有效路径
2013.07.16
专题报道
探索
非遗
保护有效路径施维维 沙头角鱼灯舞通过在院校建立
非遗
传承基地得以更好地传承。 陈观华 摄 香云纱因为时装的介入而进入成熟的商业化模式,“香云纱染整技艺”得以传承。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
非遗
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让曾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日渐消失。 深圳和珠海,这两颗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西岸的“双子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这两座年轻的城市,正以各自的方式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民俗...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
2013.07.16
专题报道
非遗
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张逢学展示造楮皮纸的原料和成品精美蜀绣 签约142.3亿元,拉动成都当地各类消费42亿元……7月8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第四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一组权威数据,这一数据令人欣喜与振奋。 6月15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来自国内外的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了成都,让广大民众享受了一次文化饕餮盛宴。本届
非遗
节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围绕这一主旨,本届
非遗
节首次设立了“
非遗
生...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2013.07.16
论坛
“
非遗
”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公约颁布10周年。在国家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上海的
非遗
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做好这些
非遗
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项目传承人、区县
非遗
工作的统筹者以及这个领域的保护专家,都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具体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秉承的理念,又将给下一步的上海
非遗
保护提供方向...
查看更多
“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013.07.16
论坛
“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戚永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样式,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人们在不同领域所达到的历史文化高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元素渐行渐远,以至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再具有竞争力。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成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警惕
非遗
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2013.07.12
论坛
警惕
非遗
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学界讨论了至少有10多年了。
非遗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乃至形成了一股
非遗
热。这种热潮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非遗
不能沦为单纯的表演。在南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有一种火神祭祀,这种祭祀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上它应该是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舞者为祭司,舞蹈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韵味。可是时至今日,整个火神祭祀几乎看不到当地民众的参与,而...
查看更多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
2013.07.08
专题报道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李 静梁雪芳苏绣作品《荷韵》邹英姿(左一)在指导镇湖绣娘刺绣 眼下的苏州正是白兰花盛放的季节,闻着满树的花香,沿着浩渺的太湖,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探访这里的镇湖绣娘。前几日,镇湖3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梁雪芳、姚惠芬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蜀绣、苏绣、湘绣、粤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称始于19世纪中叶,曾共同创造了百年辉煌。近几年苏绣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异军突起。据日前...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年间
2013.07.01
专题报道
“
非遗
”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年间 这是两个“十年”——一个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至今整十年,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年。这期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究竟做得怎么样? 在9日文化部举行的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较为一致:作为较早加入公约的国家,我国近年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全民保护已经成为“
非遗
”保护中的宝贵经验...
查看更多
1
911
912
913
914
915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