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
非遗
名录
2009.10.03
其他新闻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
非遗
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披露的一条英文消息,今(2日)晚让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欣喜若狂: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成功。 此次会议,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了12项申请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3个...
查看更多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
非遗
名录
2009.10.03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云锦 金陵刻经双双圆梦“世遗”
2009.10.02
其他新闻
云锦 金陵刻经双双圆梦“世遗” 在南京文交会上,编织机现场编织南京云锦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国庆60周年前夕传来喜讯 一起入选的,还有雕版印刷等20个中国
非遗
项目 9月30日傍晚6:50 ,60岁的王宝林接到一个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打来的电话:南京云锦申遗成功了!短短一句话,让王宝林喜极而泣! 从2002年开始,南京云锦就走上申报“世遗”之路,但连报三次,申报了八年,都与“世遗”擦肩而过。昨天,喜讯传到南京,关心云锦申遗的很多专家都哭了...
查看更多
寻迹历史 问道
非遗
:记2009文化之旅
2009.09.30
专题报道
寻迹历史 问道
非遗
:记2009文化之旅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本报记者跟随由BMW(宝马)集团和中国
非遗
中心主办的2009文化之旅,历经9天,2200多公里的行程,探访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部分
非遗
项目及其传承人,本期特选取了其中4个点,并采访4位文化之旅成员,望能将途中所见所感以飨读者。 ――编者 满墙年画到绵竹 绵竹年画 地震后,知道绵竹年画的人越来越多...
查看更多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
2009.09.30
论坛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满族说部时使用的乐器鼓 资料图片通榆木版年画 资料图片 今年的我国第四个遗产日期间,吉林省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保护论坛。来自吉林省高等院校、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文化遗产抢救普查保护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吉林和全国目前“
非遗
”保护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梳理性总结和论述。来自吉林省内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和部分“
非遗
”传承人普遍看好目前我国“
非遗
”保护前景,但他们也同...
查看更多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
2009.09.30
专题报道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药发木偶燃放情景 周尔禄和他的木偶 因为药发木偶的制作涉及火药,他的作坊曾经是公安机关的打击对象; 因为药发木偶的传承濒临断裂,这种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他的手艺成了“国宝”,身处泰顺山沟沟的他,也成了媒体的焦点; 2006年,泰顺县的药发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14日,该县大安乡的周尔禄先生,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
非遗
项目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
2009.09.29
论坛
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陈宗花 论文摘要: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的保护工作中,评价标准问题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在原生态民歌比赛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原生态唱法存在的评价误区,折射出了长期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音乐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在“
非遗
”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对评价标准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打破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相伴随的,应是多元的生存...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古老艺术的现代出路
2009.09.29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古老艺术的现代出路 南北泥塑各具神韵 都是玩泥巴的手艺活儿,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南北及各地的泥塑也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流派。在北方,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泥人张”最为著名,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比如塑造人物,有明确的比例。以头的比例为基准,按照“行七、坐五、盘三、蹲四”的比例来捏出不同情态下的人物形象。据传,由于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以至于当时的京剧...
查看更多
兰州鼓子:盛衰之间的
非遗
传承
2009.09.28
专题报道
兰州鼓子:盛衰之间的
非遗
传承 兰州鼓子,有人说它以博采众长而生,以臻于完美而盛,以渐离生活而衰,这条漫长曲线将一如既往地延伸下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从一套丛书开始 四张超大的老板桌拼在一起,几乎占了整个办公室四分之一的地方。电脑、未装订的书籍、文件、手抄资料……到处堆着,使得偌大的桌子显得不够用。张北辰在接电话,手里是一本《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和《兰州黄河水车》、《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一起被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列为“首套非...
查看更多
人死艺亦亡 绝活成绝唱
2009.09.28
专题报道
人死艺亦亡 绝活成绝唱周清印 “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 2008年2月28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公众从551名传承人名单中遗憾地发现,有两位传承人在评定期间就已于当年元月谢世,分别是川剧六大传承人之一的陈安业、苏剧两大传承人之一的蒋玉芳,去世时一位71岁,一位86岁。 到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已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半月谈记者注意到,这大约20...
查看更多
1
969
970
971
972
973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