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两会特别报道】文艺界代表委员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用好特色文艺资源,推动地方文旅产业...
2023.03.10
专题报道
“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赋能乡村振兴”“用好文化引擎,带动城乡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一大“热词”——关注乡村振兴的代表委员纷纷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视角出发,为促进城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不同的思路。其中,文艺界代表委员尤其关注文艺与城乡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资源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路径。大家注意到,当下依托民间文艺进行的文旅开发已颇具成效,但依然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郁伍...
2023.03.10
专题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听了很受鼓舞。”全国两会期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郁伍林表示,他带着乡亲们的心声——“发展好老姆登乡村旅游,传承保护好怒族传统文化”而来。 老姆登怒族语意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该村位于碧罗雪山半山腰,常年云雾缭绕,被游客称为“云端上的村庄”。郁伍林介绍,过去的老姆登村信息闭塞、道路难行。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帮...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旅发展...
2023.03.10
专题报道
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帮扶旅游业发展等。 报告在涉及今年工作要求时指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关于旅游业提质升级、旅游法修订——代表委员提建议
2023.03.10
专题报道
加快旅游业提质升级、推进旅游法及相关行政法规修订、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西沙航线交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建设沿黄河旅游公路……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建言献策,一起来看看—— 陈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加快旅游提质升级 “旅游业是大民生事业、大消费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社会消费增...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2023.03.10
专题报道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当前,国家有关部门统筹推动,相关省份协同发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言献策。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于探索中国式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关注文物本体的保护,到注重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再到...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连城连史纸:绘制乡村振兴精彩画卷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连城美玉堂连史纸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连城宣纸制作工艺,设立连城县连史纸
非遗
工坊,通过开展连史纸历史文化研究、
非遗
传承保护、
非遗
研学体验、连史纸制作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美玉堂连史纸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销售平台、连史纸研学基地、连史纸制作工艺展陈体验馆和连史纸作坊旧址,开展工匠培养、研学体验、产品推广、产业培育等,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带动3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年收入达1...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王河舒席:编织灵活就业幸福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0年,潜山市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竹编(王河舒席),设立潜山市王河舒席
非遗
工坊,通过传统技艺研究、舒席编织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营销平台和场地、师资及培训设施,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累计带动4000多人就业,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培训舒席技工2000余人次,平均每户增收1.2万元。2021年年产舒席系列产品共计20...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嵊州竹编:编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浙江省嵊州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依托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嵊州竹编,设立嵊州竹编
非遗
工坊,通过“工坊 + 高校”创新开发符合当代生活美学要求的特色产品,“工坊 + 代工点”增强生产能力,“工坊 + 代销点”加强产品销售,“工坊 + 学校”传播竹编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工坊 + 民宿”开展
非遗
研学、
非遗
民宿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传承发展了嵊州竹编技艺,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群众200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目前已开展嵊州竹编公益性技能培训...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贝雕:传统工艺连接现代生活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浙江阚螺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贝雕,设立温州市贝雕
非遗
工坊,通过与各大中高校合作办学,创办贝雕工艺工作室及实践基地,革新贝雕技艺,研发各类贝雕产品,开展特色工艺参观体验活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带动就业增收,推进海岛乡村共同富裕。工坊以“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为平台,借助“郑大志”和“陈灿渊”两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和工坊生产车间,传承普及贝雕技艺,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国内外贝雕市场,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30余期,培训10...
查看更多
【
非遗
工坊典型案例】中泰竹笛:奏响共富乐章
2023.03.09
专题报道
摘要:2022年,中泰竹笛
非遗
工坊依托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设立。通过苦竹基地培育、竹笛产销技能培训、竹笛周边产业设计提升、竹笛文化研究展示等形式开展
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参与中泰街道紫荆村竹笛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苦竹培育基地、竹笛产销单位、各级音乐学院,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参与竹笛文化传播,扩大竹笛产销范围,带动1245名百姓提高年收入7221万元。截至目前,工坊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12期,培训人数360余人;开展竹笛文化表...
查看更多
1
245
246
247
248
249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