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
非遗
数据知多少】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龙舞
2019.02.27
专题报道
一、龙舞概述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多地分布,形式品种多样。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有关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专题培训在京举办
2019.02.27
新闻动态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各项工作,2月21日至2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北京举办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专题培训。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以及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单位和部相关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共计百余人参加了培训。 从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实践工作已经走过十...
查看更多
“
非遗
+扶贫”,来自贵州麻料村的实践报告
2019.02.27
论坛
从以前的“空心村”变成如今的“人气村”,文化扶贫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麻料村大变样: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麻料村以传统工艺——银饰锻造技艺开展银饰创新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培训,生产游客喜爱的银饰和纪念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文化和旅游部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探索,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认真办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弘扬中华优秀传...
查看更多
江西公布127个省级
非遗
基地
2019.02.26
新闻动态
为进一步推动
非遗
生产性保护、促进
非遗
保护传承,江西于2018年9月启动2019—2021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研究基地、传承基地和传播基地申报工作。经过各地推荐、组织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江西近日确定并公布12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其中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0个、研究基地17个、传承基地21个、传播基地29个。 这些
非遗
基地涵盖面较广,包括高等学校(含高职)、科研院所、中小学(含中专、职高、技校)、企事业单位和...
查看更多
山西岚县面塑薪火传承 “80后”冀让传统技艺走得更远
2019.02.25
专题报道
23日,34岁的山西省吕梁市面塑传承人刘丽丽在蒸花馍的间隙,不时和微信好友互动。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第三届花馍艺术展上,她认识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的面塑传承人,随即组建了好友群。“每个地方特色不一,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作为较年轻的传承人,刘丽丽更觉自己身担重任。岚县面塑是岚县的代表性传统技艺,民间的婚丧嫁娶都有不同内容的面塑作品,从正月初一的“面花花”“面枣山”,到正月二十五的“点灯灯”,再到清明节的“蛇燕燕”“寒食食”,七月十五中元...
查看更多
听
非遗
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2019.02.25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日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公布,对
非遗
传承和保护、传播和发展提出多项新规,
非遗
传承和保护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非遗
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整体。它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当前
非遗
传承保护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让
非遗
技艺“活”起来,在活态传承中融入百姓生活?记者走近四位
非遗
技艺传承人,听他们讲述传承故事,启发新的思考...
查看更多
还原广式生活智慧:广州“
非遗
课来了”
2019.02.25
专题报道
2月14日,“掷彩门,闹元宵”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江埔村传统祠堂举行。陈 浩 摄2月13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由广东省广州市
非遗
保护中心打造的“依时而作——2019‘
非遗
课来了’”首场体验课——“广式醒狮迎新年”在广州市黄埔区小坑村启动,贯穿全年、“广味”十足的
非遗
之旅正式上线。2019年“
非遗
课来了”以二十四节气和岁时节庆的岭南习俗为主题,开设了36项
非遗
体验课程,带领市民领略广式生活智慧。体验课回归“
非遗
现场”咚咚锵、咚咚锵……每逢春节,醒狮队伍...
查看更多
青海“
非遗
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展示
非遗
保护成果
2019.02.25
地方新闻
元宵佳节庆团圆,
非遗
伴你过大年。春节期间,青海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展了以“
非遗
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全省
非遗
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据统计,春节期间青海共举办各类
非遗
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百余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9个类别180多个项目。西宁市举办了以“多彩
非遗
幸福西宁”为主题的
非遗
项目展览和地方曲艺展演,300多件
非遗
产品在当地的几何书店亮相;湟中县...
查看更多
寻找古老
非遗
的生存之道
2019.02.22
论坛
传承千百年的
非遗
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在当代环境下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政策法规、社会期待相互适应、共同进步。今年农历正月十五,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道古火会”依然缺席。据说,这一民俗起源于汉代,流传了2000多年,目前已中断4年。2016年,“五道古火会”代表性传承人杨风申在制作烟花“梨花瓶”时被赵县公安带走。最后法院判决杨风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但免予刑事处罚。之后古火会一直没有办理到合法手续,“梨花瓶”也就一再与村...
查看更多
浙江三大
非遗
项目赴台演出 文化做媒续“浙台缘”
2019.02.22
地方新闻
演出现场。朱琦 摄2月21日记者从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获悉,应台湾南投县邀请,由金华婺剧、永康“九狮图”和长兴“百叶龙”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成的“诗画浙江”灯彩艺术表演团赴台参加南投元宵灯会,以文化为媒续写浙台两地源远流长之缘。演出现场。朱琦 摄20日19时,“诗画浙江”灯彩艺术表演团首场演出在南投县草屯镇中山公园举行,吸引了近万名台胞前往观赏。打头阵的闹花台一开锣,便把整场晚会带入了高潮,“百叶龙”的奇妙变幻和“九狮图”的传神入化引得观众...
查看更多
1
700
701
702
703
704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