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5月29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陕西省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省各地将举办1156场活动,其中线下226场、线上930场。 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3日至8日在铜川市举办。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文化陕西 华彩非遗...
查看更多
要闻
2024年0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文化和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 李晓良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8日。为进一步提高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以美育人,以美匠心。当美育遇到儿童节,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推出“美育童趣季”系列活动,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在精彩纷呈的艺术展览、非遗活动、亲子互动中感受童年美好,共绘美育画卷。 两岸民间文化齐聚,童心艺趣共传非遗 6月1日,由镇海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镇海·台湾“民间艺术交流”专场暨宁波六一非遗主题活动宁波南塘馆举...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直属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函》(非遗函〔2024〕14号)要求,我院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 经传承人自评、专家组评估、意见复核等程序,形成了评估结果建议。现将参加评估的9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建议向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5月28日至6月3日...
查看更多
要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直属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函》(非遗函〔2024〕14号)要求,我院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 经传承人自评、专家组评估、意见复核等程序,形成了评估结果建议。现将参加评估的9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建议向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5月28日至6月3日...
查看更多
发挥人文资源禀赋,服务文旅强省建设
学科建设
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依托其自身师资力量和多年来在非遗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成功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同年9月首次招生32人,开始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培养。2023年9月招生39人,目前在校本科生共计71人。 一、专业建设基础与定位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多年,这...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21日,正值第五个“国际茶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国际茶日”主题系列活动开幕式。本次系列活动包括“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文化 茶生活展”、“遇见非遗:婺风遗韵·金华美”非遗展演和与之配套的金华非遗一站式体验活动。 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致辞表示,本次活动是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彰显国家级非遗馆责任使命的重要实践。展览中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5月19日,“大地欢歌 非遗同行”2024年陕西省关中五市联盟非遗展演展示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渭南站)活动在渭南市举办。 来自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五个地市共计11项精选非遗展演项目,25余项非遗展示项目精彩亮相。 当天,活动在《黄河老腔》高亢激昂的演唱中拉开帷幕,来自西安的陶埙演奏《霓裳吟》、眉户曲子《五更鸟》;来自咸阳的咸阳茯茶冲泡技艺、歌曲《biangbiang面...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首批25家浙江省级“非遗茶空间”名单。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非遗茶空间”指的是“非遗传习所+茶空间”或“茶空间+非遗传习所”,空间内联动至少2项非遗项目,将非遗项目的展示、传播、体验与茶事经营活动深度整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茶生活”形态。 首批浙江省级“非遗茶空间”中,西湖山水中的“浮云堂”非遗茶空间,营造雅致的非遗茶会;径山之巅的“径山禅茶”非遗茶空间,邀游客体验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遗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事实,是多民族活态文化的整体生态。当下大学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仍处于学科分科时代的结构框架中。21世纪,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文明转型期,发展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非遗在教育领域中事实与价值关系不对等的问题,探索复杂性实践的理念与方法。回顾近百年来非遗的“史前史”,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到民间去”和北大的“民间歌谣采集运动”,到左翼木刻运动和延安鲁艺时期木刻艺术“民族化”,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