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作为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之一,9月19日,由北京设计学会、首创置业共同主办,融今文化承办的非遗与设计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设计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共同为非遗传承发展以及如何融入现代设计献计献策。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邱松剖析了现阶段文创产品存在的同质化严重、原创性缺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三条创新路径,即技术驱动创新、设计驱动创新、用户驱动创新;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朱利峰探讨了非遗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的步...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8期:2018年9月10日—9月24日 本期信息一览: ▲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 山东启动“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 ▲ 第十届...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外脆里嫩的三河水饺、逼真形象的糖人、古色古香的徽墨描青……这些具有安徽特色的非遗美食和非遗技艺,中秋期间在合肥集中亮相。  9月21日上午,第二届口子窖·寻访江淮杰出工匠评选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安徽省非遗展暨‘寻访江淮杰出工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博物院新馆隆重开幕。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齐聚合肥,展现非凡的技艺。  本活动由省文化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经济报社、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安徽博...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23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国际设计联合会、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联盟共同主办的2018北京设计论坛开放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非遗传承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群的精神风貌和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也发生了积极变化。项兆伦在演讲中指出,“见人见物见生活”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理念,“科学...
查看更多
论坛
    今天是中秋佳节,人们正以共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式欢度着这一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更是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吃月饼、赏秋月、寄相思,一轮明月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少温暖和柔情。    中秋节习俗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共有26个民族以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欢度着这个节日。壮族有在中秋举办灯会的古老习俗,中秋之夜人人手持明灯走街串寨,月光下灯火闪耀;朝鲜族在中秋之夜会围在用木杆和松枝搭好的“望月架”下,推...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聚智非遗 | 50余位专家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说了啥?)  可持续发展、责任界定、差异化、多样性、社区参与、儿童教育、青年力量、重视宣传出版……这一系列关于非遗保护的关键词,来自于“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  从波兰到中国杭州,“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已相继举办两届,并将持续进行。这场汇聚了中国与中东欧十多个国家非遗保护专家的盛会,通过实地考察、议题讨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当中秋的月亮升起时,山西泽州珏山又将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今年中秋节期间,这里将举办赏月诗会、道教祭月仪式、民间土月饼制作工艺展示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泽州中秋习俗是山西地方传统民俗文化,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泽州县民间习俗研究会工作人员何向峰介绍,“珏山吐月”是古泽州四大名景之首,山中有始建于北齐的过月亭和款月台,文人留下“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的诗句。当然了,最浩大的赏月队伍还是普通人,他们来珏山祭月、拜月,千年不绝。当地的中秋文化更是渗透到了方...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撒尔嗬作为土家族传统丧葬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复杂的重构过程。撒尔嗬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典型缩影。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和场域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撒尔嗬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细分,对撒尔嗬所处艺术场的逻辑关系进行探讨,阐述撒尔嗬重构的实践逻辑。认为位置在人们的意识中被建构出来,并且被争夺与占有,位置优先导致附加值的产生使差异表象化,推动新秩序的产生,使撒尔嗬实现重构。 作者简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游客在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内购买草编制品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临沂市,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老区,“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山东省临沂市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文化扶贫,一改贫困村过去的面貌,助力沂蒙山区的数十万民众过上了好日子。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日前,记者走进薛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街两侧醒...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3日,“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在山东省济南市正式启动。大赛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承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协办。    本次大赛将持续至2019年1月25日,以“展现山东省非遗资源多样性和独特性”“表现非遗人的工匠精神和创业历程”“宣传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讲述非遗人在非遗传承中的感人故事”等为主题,由记者采访、作家改编形成50篇演讲素材,供参赛选手选择。山东省及海内外热爱非遗、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