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这边江苏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织工们一边织锦一边唱着南京白局,那头浙江宁波朱金漆木雕工艺制作而成的“八抬大轿”《万工轿》与苏绣嫁衣一起亮相,在山东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非遗技艺、作品和表演艺术分主题闪亮呈现,徜徉其间顿生情境代入感,让人觉得既新鲜又亲切;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转角便可偶遇山东曲艺,沿路还能品尝非遗美食;在济南槐荫区的匡山社区,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山东茂腔、柳腔,还能一睹天津古彩戏法、品味江苏民歌、听新疆的冬不拉弹奏……    9月1...
查看更多
要闻
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9月19日,第十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先生,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参赞张忠生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先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金兴盛先生,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晓春先生,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褚子育和来自立陶宛的维达·斯涅奇库维埃内女士共同为博览会(工艺周)、中国-中东欧“16-1”主题馆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5日,由金边中国文化中心、中柬友好关系发展学会联合承办,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柬埔寨王国文化艺术部、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多彩中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展”在金边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柬埔寨首相顾问克罗迪达、柬文化艺术部文化教学司司长哈布都、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张庆安、中国驻柬大使馆政治处主任王德鑫、金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全彦钢等出席开幕式。克罗迪达高度评价了展览,赞誉展览是重要的柬中人文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格桑花”女士皮具包饰系列“上海绒绣+藏族银饰锻造”化妆盒系列“格桑花”高定女鞋系列“舞动的果洛”茶具系列学员在2017青海果洛研修班创作课堂上交流指导老师与传承人在2018青海果洛培训班课堂上探讨上海大学研究生在银饰锻制技艺研修班上与传承人交流    65岁的绒花制作技艺传承人赵树宪没有想到,由他制作的16款绒花发饰被热播剧《延禧攻略》中各位“娘娘”戴上了发鬓之后,他的小店生意能够如此火爆,店里5名徒弟加上他自己连轴转也赶不完接到的订单,因为工期已经排到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一次我准备了南昌采茶戏、修水宁河戏、江西提线木偶戏3个项目,年底送材料,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希望明年能够全面开花……”日前,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今年81岁的万叶高兴地对记者说。  作为因研究、保护传统戏剧而蜚声业界的文化专家,作为全程参与江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的亲历者,万叶对2006年5月20日这个日子记忆犹新,那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8项,其中江西有19个项目...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以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代表,民俗传统上世纪后半叶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历程。在探索民俗保护到公约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有关“文化遗产”的几个文件,在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中表现出对民俗传统时间界定上的微妙变化:民俗从具绵延性的历史产生的文化产品变成了与历史以某种方式关联的当下实践。文章通过辨析这些文件形成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文化背景,探求其演变背后的知识生产及知识/话语相关的权力过程,并指出这一演变与现代化到后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1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    2015年,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该工程旨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存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和文化记忆,并为他人学习、借鉴和研究非遗项目等创造条件。    2016年,广东共有1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抢救性记录名单,涉及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以及5个门类的非遗项目...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6日,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和临汾市主办的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黄河之魂·多彩非遗”系列活动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风景区启动。本次系列活动为期4天。    据悉,本次活动共有“盛世鼓舞”锣鼓展演、“黄河情韵”吹打乐展演、“歌动黄河”民歌展演3项内容,汇集了全省各市鼓类、吹打类、民歌类近40支演出队伍、千余名演职人员,是山西省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一次集中展示。此外,活动还邀请到黄河流域其他省的演出团队进行...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戈弋,一级导演,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