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名师包伟进校园介绍扬州弹词(作者供图)非遗进校园(摄影:郁兴/光明图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历经千年的精神记忆,形成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扬州非遗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19个、省级46个、市级202个,非遗传承人国家级27人、省级82人、市级278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但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时移势易,社会快速转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浙江省磐安炼火表演(摄影:陈曦)    丈余长的“先锋”长号仰天吹响,30多米长、旗面面积数百平方米的龙虎大旗迎风招展,乡亲三五成群,结伴而来……    6月13日上午,位于浙江金华磐安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的玉山古茶场人山人海,像过年一样热闹。作为浙江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承办的“非遗薪传”——浙江传统体育展演展评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磐安玉山古茶场是全国重点文...
查看更多
论坛
台湾高山族传统织布(摄影:李韵/光明图片) 洞经音乐(摄影:李韵/光明图片)苗族蜡染(摄影:李韵/光明图片)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新呈现的一个最鲜活、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理论创新,是我们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创造。我们必须把传承人口述史放在一个紧迫、严峻、重要的地位予以严重关切和强力推行,否则我们将继续失去;我们必须把传承人口述史的方法论结构、组合、完善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广传承人口述史,必先建立和推行传承人口述史的方法...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丰富了传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乡变迁、人口迁徙,很多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境地,亟需加以保护。中国民族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物藏品,曾举办过不少高水平展览,且该馆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独树一帜,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今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专题活动期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文化遗产可谓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以及传承人的老去,非遗面临流失和后继无人的隐忧。    为此,北京市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政府的倡导下,各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并广泛参与,取得一定成效。    非遗面临失传危机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地区共有1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26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论坛
图1 主讲人 李心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一)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节日便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包含人们一定信仰、情感、观念、仪式、习俗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传统文化形态  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等不同形态,它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时尚文化,而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中国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嘉年华)活动现场(资料图)    “天津人喜欢相声,喜欢到平时的闲聊天就仿佛在说相声。您往那上年头儿的小区楼群下面溜达,碰见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可能就是一个段子,碰见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那可能就是一段群口。”一次采访的途中,记者和碰到的天津“的哥”聊起天津人对相声的喜爱,司机师傅讲得津津有味。    天津这座城市拥有相声、评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外来曲种和天津时调、京东大鼓、快板书等本土曲种,出现过相声名家张寿臣、马三立,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山东省文化厅、省扶贫办印发《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山东非遗助力脱贫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非遗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非遗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基本成熟并不断拓展;非遗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非遗成为部分贫困地区的重要致富项目,贫困地区依靠非遗实现就业增收的人口不断增长;全省涌现出一大批非遗助力精准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查看更多
人物
谭奇书展示其杖头木偶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77岁的湖南杖头木偶戏传承人谭奇书入选。或许是长期从事艺术工作的缘故,谭奇书虽已年逾古稀,但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起湖南杖头木偶戏,他有很多话要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谭奇书却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早年,木偶戏是唱、演合一的,为了演好木偶戏,我必须练好普通话。”谭奇书笑着说。    “湖南杖头木偶戏在其流传的800年历史中,始终是‘用三...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为进一步激发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和从业者的自尊自信,提高技艺水平,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培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品牌活动,特举办传统工艺比赛。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传统工艺比赛决赛时间地点时间:2018年9月13日—9月17日地点: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28号)期间将按照类别进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二、参赛对象参赛项目主要有以下6类项目。(一)技艺比赛: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陶瓷成型 (二)表演赛:金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