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8月30日至9月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一项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完整记录的工程,对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仁庆苏布德(中)三姐妹均为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传承人。 鄂尔多斯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宫廷歌曲《古如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青道尔吉是鄂尔多斯市四胡制作技艺传承人。四胡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古老传统乐器之一。 鄂尔多斯刺绣传承人姚凤琴一针一线妙手生花。 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宗教舞蹈《查玛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这片古老的土地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6年8月,《燕京八绝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令人称奇的是,现场为观众们演示技艺的,无一例外都是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可不是拜在民间艺人门下的徒子徒孙,近年来,非遗老手艺也有了经过“官方认证”的“科班”学子。近几年,为了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五个传统专业,探索建立了“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   职校能培养出非遗传承人吗?非遗...
查看更多
人物
张锠工作照 丝绸之路(高35cm)  张锠   张锠的作品取材已不再是单纯的四大名著、肖像、人物或者民俗生活,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更多地进入了他的艺术视野,反映新人、新事、新风貌已经是他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说到中国的彩塑艺术,“泥人张”无疑是最为闪亮的金字招牌之一。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自鼻祖张明山开始,“泥人张”历经六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其造型生动传神、用色简雅明快、原料讲究、所塑人物栩栩如生,在我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
查看更多
人物
 葡萄少女肖像(刺绣) 姚惠芬   苏州新梦——园林组画之虎丘(刺绣) 姚惠芬     苏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是江南的一个象征,亦是苏州的缩影。明代的苏州,城内城外,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可谓当时最寻常的景象。正德年间的文渊大学士王鏊在《姑苏志》中讲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至清代,苏州绣庄林立...
查看更多
人物
柏德元正在展示金漆镶嵌工艺中彩绘的描金技艺   15岁入行漆艺的柏德元,与“漆活”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是清宫造办处第四代传人王珍大师的关门弟子。在师父的指导下,他不仅恢复了始于宋代后失传多年的金漆镶嵌“四大断”技艺,还研发出雕填类断纹产品,填补了国内漆器工艺的技术空白。     在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中,大家都评价他是“行业里的虫”——从学徒工做起,干过工会组长、生产班长、调度员、副厂长、厂长,直到今天成为北京金漆镶嵌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干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7月6日,《传统伦理下的非遗传承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  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我国北京市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学者与研究员参与讨论。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说:“西南云贵高原多民族共生共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一个省份,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也使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非遗项目应该去商业化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解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
查看更多
论坛
  最近偶然看到两则报道:某百年毛笔老字号的制笔手艺无人继承,只剩下两位老人静静坚守;某著名墨水厂高薪也招不上工,其制墨工艺面临失传。说起来,这些年传统技艺濒危已是过热话题,对这类报道也早就免疫。但此一笔一墨,一北一南,一呼一应之间,还是令我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收起情怀,回归理性,这本就是工业文明进程的必然结果。而传统技艺面临的尴尬也不单是市场的问题。就拿毛笔和墨水行业来说,还算不太小众,手艺人的收入是可以有保障的。但制笔需要精心专注、甘于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赵慧萍在展示荣宝斋木版水印印刷环节  薛 帅 摄影     说到坐落于北京市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的荣宝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会陌生,它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名人字画、喜寿屏联、文房四宝充斥在这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内,高水准的工艺与良好的信誉令其在业内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说到荣宝斋众多绝技中最为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主办、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类)”日前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26个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地区及重庆市内的共170余名非遗保护一线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本次重庆培训班是国家非遗中心继2014年湖北宜昌培训,2015年安徽合肥、云南昆明培训后,举办的第四期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活动,也是首轮非遗数字化采集分类专题...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