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未来》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6.07.11
其他新闻
2016年7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6·北京)《技·道与中国工艺美术未来》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高显莉,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的赵之硕,以及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针对此次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从艺术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术层面,做出了全面的总结,并围绕着“当代...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冷思考
2016.07.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对
非遗
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同时,基于
非遗
生命力维系的保护核心,如何正确看待数字化对
非遗
传承与传播的意义,还需要作理论梳理。因此,在数字化热潮中,我们更需要做一些冷思考,才能把握
非遗
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数字化保存对于
非遗
保护的价值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博领域的数字化保存实践与相关研究都晚于图书文献档案领域,因而,在国内外
非遗
数字化相关...
查看更多
古籍“御医”--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2016.07.08
专题报道
经过层层安检,记者进入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一楼宽大如厂房的办公间让人豁然开朗。一个个作业台排列其间,毛刷、糨糊、书槌、放大镜、照明灯等工具摆放其上。 这里,就是古籍馆的修复室。10多位修复师正埋首于故纸堆中,在灯下如外科医生般细致地对古书进行着揭、拆、压、包、订…… “枯灯独坐”“皓首穷经”,是记者最直接的观感。 “如果修坏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永乐大典》修复计划早在2002年初就已经提出,因为...
查看更多
中国“
非遗
”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2016.07.08
专题报道
“大家在填表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你们的一句话,有可能是一项‘
非遗
’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记录。”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对着170余名来自全国“
非遗
”数字化采集一线的工作者,不断重复这句话。 “我们当年研究‘
非遗
’,靠的是一台胶片相机、一支笔、一个本子、两条腿;现在,他们有了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这是时代的幸运,也是‘
非遗
’的幸运。”从事“
非遗
”研究超过30年的...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指南》撰稿座谈会召开
2016.07.08
交流培训活动
7月4日,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苏州工艺美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指南》撰稿座谈会”如期在苏州召开。 文化部
非遗
司管理处处长郝永安、管理处干部岳青、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陈劲松、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刘巍、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史学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金江波、江南大学张毅教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星、贵州省
非遗
处...
查看更多
朱金漆木雕:宁波优美的民间美术形式
2016.06.28
专题报道
朱金漆木雕“万工轿” 朱金漆木雕的戏台螺旋顶(藻井) 民间美术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宁波朱金漆木雕隶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其造型、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经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有宁波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宁波朱金漆木雕中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当今社会常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其萌芽应该是远古时期人类的串饰。在河姆渡文化与浙东地域环境孕育下的优秀传统民间手工艺——宁波...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应成为公众的“文化盛宴”
2016.06.28
论坛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以
非遗
融入生活为切入点,全国举办800多场形式多样的展示宣传活动,重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6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是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卓有成效,无论是拥有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失而不可复得,让遗产“长寿延年”,千秋万代...
查看更多
织绣研修班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开班
2016.06.28
相关资讯
6月21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织绣研修班)”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开幕。此次研修班旨在促进
非遗
传承发展与技艺创新水平。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主任汪大伟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织绣工作室王秦教授、PACC执行主任金江波副教授、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副教授以及20位织绣传承人出席了开...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2016.06.27
论坛
摘要:本文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具体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来确保其通过的各种努力,其间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界定与演变、相关重要会议的召开等。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起草《公约》文本的过程中,韩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人间国宝”项目的提出与实践。除韩国外,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理论创新,这导致了“亚洲转向”的出现。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项目...
查看更多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
2016.06.27
论坛
【摘要】 本文从学术观察和反思的视角出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为立足点,对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
非遗
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论文指出:新文化等级化的出现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
非遗
保护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怎样有效地实现“价值平等”的思考范式转换,消解目前更普遍发生的
非遗
价值评判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等级化,如何界定
非遗
项目的核心本质以化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都需要各个国家积极贡献有效的方法和视角...
查看更多
1
870
871
872
873
874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