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探索
非遗
保护有效路径
2013.07.16
专题报道
探索
非遗
保护有效路径施维维 沙头角鱼灯舞通过在院校建立
非遗
传承基地得以更好地传承。 陈观华 摄 香云纱因为时装的介入而进入成熟的商业化模式,“香云纱染整技艺”得以传承。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
非遗
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让曾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日渐消失。 深圳和珠海,这两颗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西岸的“双子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这两座年轻的城市,正以各自的方式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民俗...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
2013.07.16
专题报道
非遗
保护:不失精髓 不断创新张逢学展示造楮皮纸的原料和成品精美蜀绣 签约142.3亿元,拉动成都当地各类消费42亿元……7月8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第四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一组权威数据,这一数据令人欣喜与振奋。 6月15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来自国内外的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了成都,让广大民众享受了一次文化饕餮盛宴。本届
非遗
节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围绕这一主旨,本届
非遗
节首次设立了“
非遗
生...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2013.07.16
论坛
“
非遗
”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公约颁布10周年。在国家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上海的
非遗
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做好这些
非遗
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项目传承人、区县
非遗
工作的统筹者以及这个领域的保护专家,都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具体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秉承的理念,又将给下一步的上海
非遗
保护提供方向...
查看更多
“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013.07.16
论坛
“
非遗
”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戚永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样式,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人们在不同领域所达到的历史文化高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元素渐行渐远,以至于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再具有竞争力。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成为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警惕
非遗
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2013.07.12
论坛
警惕
非遗
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学界讨论了至少有10多年了。
非遗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乃至形成了一股
非遗
热。这种热潮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非遗
不能沦为单纯的表演。在南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有一种火神祭祀,这种祭祀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上它应该是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舞者为祭司,舞蹈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韵味。可是时至今日,整个火神祭祀几乎看不到当地民众的参与,而...
查看更多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
2013.07.08
专题报道
刺绣之乡苏州镇湖: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李 静梁雪芳苏绣作品《荷韵》邹英姿(左一)在指导镇湖绣娘刺绣 眼下的苏州正是白兰花盛放的季节,闻着满树的花香,沿着浩渺的太湖,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探访这里的镇湖绣娘。前几日,镇湖3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梁雪芳、姚惠芬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蜀绣、苏绣、湘绣、粤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称始于19世纪中叶,曾共同创造了百年辉煌。近几年苏绣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异军突起。据日前...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年间
2013.07.01
专题报道
“
非遗
”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年间 这是两个“十年”——一个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至今整十年,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年。这期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究竟做得怎么样? 在9日文化部举行的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十周年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较为一致:作为较早加入公约的国家,我国近年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全民保护已经成为“
非遗
”保护中的宝贵经验...
查看更多
非遗
文化?成都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2013.07.01
专题报道
非遗
文化·成都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银丝画工艺复杂精美银丝画
非遗
传人秀绝技 如果说到成都有哪些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涌现出精美的蜀绣,华丽的蜀锦,甚至是光鲜夺目的漆器。但很少有人知道,成都还有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银花丝。它因高超和精湛的技艺,曾一度风靡全球。 现在,这项发源于成都,兴盛于成都的手工技艺,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道安,则是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国家级
非遗
传承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位能掌握成都银花丝技术全部...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要以“人”为本
2013.07.01
论坛
非遗
保护要以“人”为本 张晓明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关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很少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那种附着在人而不是无生命的物上的遗产,其重要特点就是依托人而存在,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其传承与传播主要依靠人的行为。伴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代表性传承人慢慢老去难以为继,人们日渐认识到:只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
查看更多
明清私家园林:昆曲兴盛的文化空间
2013.06.28
论坛
明清私家园林:昆曲兴盛的文化空间 “私家园林”在古代指官宦仕家、文人雅士或商贾大户等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兴建的园林,民间通常冠以姓氏称为“某家花园”或“某园”。它有别于皇家园林而存在,集中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明清时期,私家园林与住宅紧紧相连,成为士大夫举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古典私家园林大多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 以往的研究,一般将明清私家园林作为“园林建造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然而,其作为“文化空间”而与“
非遗
”产生...
查看更多
1
912
913
914
915
916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