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搜索
人物
“我就是迷恋这一行”——记京剧(唐派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  周仲博在京剧《连环套》中饰演的黄天霸    拨通周仲博老人的电话,话筒里传来的声音甚为清亮,叫人很难相信电话那头竟是一位米寿老人。周老欣然接受了在“十一”长假期间采访他的要求,记者随后在辽宁省沈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采访了这位京剧名家。    为我们开门的正是周老,他中等身材,鹤发童颜,笑眯眯地邀请我们进屋。    与京剧艺术的命定之缘    周仲博出生在梨园世家,父亲周凯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重传承才能更好保护 ——对话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德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生活着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交相辉映,使凤凰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近日,记者采访了凤凰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李德煌。    记者:目前,凤凰县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主要是什么?又有哪些重点非遗保护项目?    李德煌: 非遗中心的工作很细,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普查、建档立库工作;二是负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活态”传承开启“非遗”宝库 李惊亚  闫起磊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从该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2011年的门票收入中,拿出15%的资金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奖励给西江苗寨千余户村民,以表彰他们在保护民族文化、确保景区环境卫生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此次获奖励农户户均4000元左右,其中最高一户获得8643元。仅2011年度,该县全年兑现给千余户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总计达539万余元。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世界最大苗寨,贵...
查看更多
人物
非遗传承人崇德福:"经历过才知道怎样教学生" 崇德福  北京立秋以来的第一场雨从清早开始就瓢泼一样地下着,此时的琉璃厂西街少了往日的人流攒动,来到荣宝斋木版水印车间的大门口,黑色的铁门里面一座四层的小楼与沿街门市的富丽堂皇相比显得质朴低调。楼梯两侧晾满了宣纸,空气中也弥漫着水墨的味道,车间里的师傅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崇德福的工作地点是刻版工作室,与其他师傅相比,其工作台别有一番风味,周围摆满了绿植,窗户上还挂着一个鸟笼。崇德福十分喜欢花鸟,他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街边舞台给"非遗"传习空间多样延续精粹渗入百姓家 丰晓飞 王琼瑜 每周五,歌仔戏传承人曾宝珠都会在公园小学教孩子们歌仔戏的唱法和表演技巧。     传播闽南非物质文化,古城东路上的“闽台非遗传习舞台”只是方式之一。在厦门,更多的传承方式根植于民间。比如,老人自发组建文艺演出队,开展闽南戏曲传唱;闽南戏曲传承人,忙碌于学校和单位之间,有意识地从娃娃抓起,培育闽南戏曲传承环境;20多个年轻人因对歌仔戏的共同热爱组建QQ群,时常互相交流唱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
查看更多
论坛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曹 静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这位83岁高龄、仍为“非遗”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非遗”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国际交流中失去了共通的文化语言     解放周末:从20...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如何与生活、时代和谐共存?     在过去七年中,我们看到,随着文化遗产日的设立,非遗和保护非遗的观念日渐受到关注。伴随各种纪念活动的相继开展,我们在思索:怎样才能让非遗不仅仅表演在舞台上,也不仅仅掌握在传承人手里?如何让这些文化现象,不再凭借特殊“保护”而存在?我们在思考,也在寻找……以下是来自学者、政府管理者、群众和业务指导人员的声音。  让非遗在生活中“活”下来  □黄挺  近些年,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中小学教师、民间艺术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南方文交所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运作模式     2012年9月12日,由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举办的“第二届岭南文化艺术精品交易会暨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及精品竞买会”正式在广州开幕。本次活动是针对广东省地区的“三雕一彩一绣”、端砚、陶艺等产品,引入南方文交所竞买会机制,试探非物质文化遗产运作的市场新模式。    据介绍,此次竞买会的预展时间是9月12日至21日,522件非遗精品将于9月22、23日下午1时分别在南方传媒大厦4楼开始竞买,云集了多位广东非遗...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不是摆设 闻  白    一个小小的社火面具或者只有三十元,或者高达几千元,一把保安腰刀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个个看似貌不惊人的紫砂壶也有着从几千至十几万的差别……如果你去参观过刚刚在山东枣庄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相信你会有同样的感触,我们的非遗如果天天这样博览着叫卖着,总有一天会成为与各种旅游产品一样廉价的大路货。  现在每年各地开的各种文化产业的博览会很多,非遗似乎成为了最为方便的点缀?D?D开幕式前来一段锣鼓喧天的表演,大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台儿庄古城闭幕 闭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颁奖晚会  本网讯 2012年9月1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台儿庄古城兰祺会堂举行。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等领导出席。  闭幕式上,李新风宣读了本届非遗博览会传承人、参展项目和组织工作奖获奖名单,陈伟等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历时5天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突出“促进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