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2018.01.0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查看更多
保护活态Rovinj/Rovigno文化的社区
项目
: Batana生态博物馆
2018.01.01
优秀实践名册
查看更多
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
2018.01.01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
项目
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以青...
查看更多
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1968)
2018.01.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五届会议于1968年11月19日在巴黎通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68年10月15日至11月20日在巴黎举行第十五届会议: 考虑到当代文明及未来之发展除了有赖于其他因素外,还有赖于全世界人民的文化传统、创造力以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考虑到文化财产是昔日不同传统和精神成就的产物和见证,因此,它是全世界人民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
1970.1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 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会议于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0年10月12日至11月14日在巴黎召开第十六届大会: 忆及其第十四届大会通过的《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所载规定的重要性; 考虑到各国间为科学、文化及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财产交流增进了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丰富了各...
查看更多
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1972)
1972.1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 考虑到在一个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里,就人类平衡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为人类保存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便人类在此环境中与自然及其前辈留下的文明痕迹保持联系。为此,应该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
查看更多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1972.12.2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和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2003.12.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 参照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书,尤其是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以及1966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考虑到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查看更多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文社图发〔2004〕1...
2006.04.27
部级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下简称“保护工程...
查看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2006.04.28
国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5〕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
查看更多
1
2
3
4
5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