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十二五”规划文化亮点   推进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分层次制定‘十二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使这项工作及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
查看更多
重要论述
3月1日,文化部举行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图为文化部部长蔡武(前排左二)、副部长王文章(左三)在座谈会上。 文化部部长 蔡武   同志们,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回应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适应了文化多样...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蔡武部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建设立法的里程碑3月1日,文化部举行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图为文化部部长蔡武(前排左二)、副部长王文章(左三)在座谈会上。  文化部部长 蔡 武  同志们,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回应了各民族人民群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精神创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带来了《加快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的提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还就贯彻落实新近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促进当代文化创新、文艺创作如何提升社会文化品格、地方戏曲保护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非遗要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王文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法制轨道。“我们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京祭日典仪中断160年后复原:数百人行太阳礼    3月21日是今年的春分,已中断160余年的日坛祭日典仪将首次恢复。至此,京城“天、地、日、月”四大祭祀典仪都已恢复表演。在昨天先期进行的“彩排”中,数百市民亲身感受到祭日礼仪的庄严,并亲自行了一次“太阳礼”表达对自然的崇敬。    20日上午9时30分,日坛公园的圆坛内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时辰一到,观众的目光都向圆坛西门望去。在圆坛的四个门中,其他三个都是一门二柱,只有这西门是三门六柱,是古代君王行...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月1日起施行保护“非遗”是政府的法律责任     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2月2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近日,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继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文化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为文化领域其他立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将政府保护非遗上升为法律责任     蔡武近日在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上讲话时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少数民族古籍要抢救保护与传承并举     全面集中展示新疆古籍保护成果的“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正在国家图书馆展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观众已超过3万人次,平均每天吸引近千人进馆观看。独特的展览布局、珍贵的古籍珍宝、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古籍由此进入公众视野。那么,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现状如何?当前,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向?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相关人士――  新疆古籍保护已经成为文化部“文化援疆”的重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帕米尔的春典――记塔吉克族迎肖贡巴哈尔节    速度赛马、牦牛叼羊、打马球、飞马拾银……3月中旬,记者来到“万山之祖”新疆帕米尔高原,亲历塔吉克族一年一度的春节――肖贡巴哈尔节。  引水播种,同祈丰收  每年的3月21日,当帕米尔迎来第一缕春风时,就是肖贡巴哈尔节正式开始之日。而肖贡巴哈尔节是一个节日套节日的“春典”,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春分前举行的“祖吾尔节”(引水节)和“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播种节)。  塔吉克人常说,众人的手是扭不过的,合群的兔子能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佳能苗族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    2011年3月18日,“感动苗情 蝶影共生——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独特的苗族文化表演、传承人现场互动等诸多形式,向公众完整诠释苗族文化。开展当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及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和苗族文化研究学者出席并参观了展览。本次展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麦西热甫(又译“麦西来甫”)    中国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民族中间,流传着麦西热甫。麦西热甫是维吾尔人民文化传统的最为重要的承载者。完整的麦西热甫活动包括一系列丰富的习俗和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杂技、口头文学、饮食及游戏。维吾尔木卡姆是此项活动中最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它将歌唱、舞蹈和娱乐结合在了一起。麦西热甫既有“法庭”的作用,也是“课堂”,在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