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9   星期二   农历七月十八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新疆,这片孕育了十二木卡姆、玛纳斯等人类文化瑰宝的沃土,有着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特色。通过数字化存档实现技艺永久存续,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利用互动装置让凝结在非遗中的智慧“活”起来……在近日举行的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上,众多科技企业和业界专家拿出了各自的优选方案,希望通过“数字火种”为新疆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新展示:输出多元表达 科技与非遗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数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成都“守望 传承 未来”——全市青少年非遗传承竞技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貔貅摇头摆尾?”“为什么动作要刚劲有力?”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该校貔貅舞舞蹈队已经训练了两个小时,孩子们依然专注,精神越发抖擞。“摇头摆尾是在巡视四方、驱邪纳吉,刚劲有力体现了客家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听到老师的讲解,有孩子轻声重复。 非遗进校园是各地探索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开展多年,从最初的零星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引入现代审美和设计理念的非遗时装。(摄影:陶语嫣) 利用山西娄烦刺绣制作技艺制作的熊猫包。(摄影:韩业庭) 利用非遗元素设计生产的女包。(摄影:陶语嫣) 青海的苏晓莉摘得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木兰奖”,山东牛玉叶的作品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山西赵翠林设计制作的挂饰系列在迪拜的商场热销……这些来自乡村的非遗传承人今天如此引人注目。 以前,这些传承...
查看更多
要闻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最早源于古人对自然星象的崇拜,经由历史发展,七夕节逐渐成为民众寄托对自由爱情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载体,有着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等传统习俗。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8月29日是七夕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星河入梦 非遗寄情”七夕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情景表演、趣味互动、猜趣味灯谜、非遗市集等形式,让中国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步入中央大厅,只见牛郎、织女...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8月26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2025山西非遗好物发布计划暨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成果展示活动在大同市北魏文化园举行。活动现场,主办方发布5条非遗美食线路,通过“美食+非遗+景区”立体化模式,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邀请游客在游山西好风光的同时解锁三晋美食密码。 5条非遗美食线路以“晋商文化”“面食王国”“药膳康养”等为主题,以3日游或4日游为主,主要包括晋北民族融合文化探源之旅、晋西黄土风情寻味...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2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的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工作培训顺利举办。本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浙江省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管理水平。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研培参与院校相关工作人员等230余人参加。 培训班上,省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