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40)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94)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6)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2012.06.13
专题报道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次大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营造浓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达到广泛深入开展保护、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此次展览的内容包括: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
项目
的展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
项目
的室内展演;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川菜”, 那些非遗调和的滋味
2012.06.13
专题报道
“舌尖上的川菜”, 那些非遗调和的滋味 川菜堪比艺术品造型独特也是川菜一绝 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搅动四川观众味蕾,鲜为人知的是,自2006年起,川菜已相继有郫县豆瓣、豆豉和榨菜的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在四川省省级非遗名录中,川菜中江手工挂面工艺、富顺豆花制作工艺、南溪豆腐干制作工艺、泸州市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等31项入选。而去年12月,四川省烹饪协会等还首度提出“川菜申遗”。 川菜被誉为中国8大菜系之首,饮...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即将召开
2012.06.20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即将召开 6月19日,文化部召开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第六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新闻发布会。期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介绍了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的筹备情况。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
查看更多
荆楚端午习俗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2.06.25
论坛
荆楚端午习俗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姚伟钧 摘 要:荆楚地区年节习俗绚丽多彩,特别是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它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具潜移默化陶冶人类性情的力量,是中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非物质的无形的东西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文化产业应该有效地使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厚的文化宝库。 关键词:荆楚 端午 非物质...
查看更多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06.25
论坛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周和平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古代典籍等;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歌舞、武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或“无形”的形态存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创造并与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
查看更多
传拓名家讲述技艺传承
2012.06.25
专题报道
传拓名家讲述技艺传承马国庆在演示指拓中国传拓技艺展 卢旭 摄 传拓技术至少在1500年前就已经在我国问世了,传拓术为我们保存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美轮美奂的绘画、巧夺天工的镌刻艺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古老发明的功能已经或多或少被高科技所替代,但是,具有古老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拓技术仍在沿用,以它千年不变的传统方式为我们继续做着重要的贡献。 6月9日,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国传拓技艺展...
查看更多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2012.07.05
专题报道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文...
查看更多
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
2012.07.05
——以中日韩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为例
论坛
提要:作为仪式政治的重要手段,国家祀典在王朝时代结束之后就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从而变为一笔公共的文化遗产。当代人应如何保护和利用这笔遗产,使其既能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日韩三国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分别代表了国家祀典的三种传承模式:韩国的以承续古礼为目的的国礼模式,日本的完全民间化的模式,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半官半民式的地方公祭模式。通过比较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公祭模式不仅是历史发...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细节”的重要性
2012.07.0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细节”的重要性 乌丙安 什么是“文化细节”?举例来说,民间皮影艺术是我们选定的必须实施保护的一个文化
项目
。这个
项目
是由若干子
项目
组合成的一项体系完整的文化表达形式:有雕刻、制造皮影人形,有影戏说唱卷本,有影戏演出场景设置,有操作影人表演,有影人配音说唱(念白、唱腔),有影戏乐队伴奏(乐器、乐谱),有师承传艺学艺制度,有演出活动规范,有影戏观众看戏的风俗习惯等若干子
项目
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在这里每个子
项目
都不能单独构成一个...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区保护问题刍议
2012.07.09
论坛
文化生态区保护问题刍议 刘魁立 任何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必然存在于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当中,同时也伴随社会生活的进程nu演进和发展。民众社会生活既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存在的上壤,也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的“资料库”和动力源泉。 首先,文化是人所创造...
查看更多
1
147
148
149
150
151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