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6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32)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85)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7)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年,中国京剧进入青研班时代
2016.09.28
专题报道
于魁智《红鬃烈马》剧照。 资料图片张火丁《春闺梦》剧照。资料图片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20年了,9月17日至10月8日,百余名学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19台传统大戏和一台演唱会,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强强联合的演出让人大过戏瘾,而更令人欣喜的是,遍布全国各地的6届229名学员,已成为所在剧院团的中坚力量,成为戏曲艺术承上启下的生力军,京剧艺术已进入“青研班时代”。 承上启下栋梁材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于1996年,首倡者为时任中...
查看更多
古老赣剧碰撞青春年华大学生创排赣剧《红珠记》
2016.09.30
专题报道
这是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了家族振兴,他们舍弃真爱,最终醒悟到“沉甸甸,富贵荣华;酸楚楚,情义无价”。9月27日、28日,由南昌大学创排的赣剧《红珠记》在北京中国评剧院上演,感动了在场观众。 “国内综合大学用艺术生排演整台大戏是极少的。更难得的是,《红珠记》在保持赣剧弋阳腔特征的同时又有所创新。”戏曲评论家吴乾浩评价,《红珠记》用赣剧的凄、哀、柔、丽,一唱三叹,把人物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唱腔和音乐来表达感情,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赣剧是江...
查看更多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研培计划”成果展亮相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2016.10.01
成果展示
9月21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包括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内的全国57所院校集体亮相,参与国家包括*、新加坡、泰国、尼泊尔等,博览会上全面展示了14000件非遗作品,涉及非遗
项目
近千项。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也应邀参展,展出非遗成果。此次中国非遗博览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旨在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设计,使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查看更多
佳节又重阳——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2016.10.09
专题报道
重阳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曰重阳。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唐时诏令为节,现为天下华人之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元气满满的手艺会生长”——中外手工艺人京城论道
2016.10.11
其他新闻
“生活是向前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手艺不应仅仅是一个‘秀’。我们要传承和留住手艺,让手艺真正融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里。鲜活的手艺不是简单学会,元气满满的手艺应该是会生长。”10日开班的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上,来自景德镇的学员余乐恩的一番话,道出在座手工艺人的心声。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都博物馆主办的“文化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10日至13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围绕手工艺设计的主题,邀请英国...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遇恭王府
2016.10.17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新作品日前亮相北京恭王府。身着民族刺绣时尚服装的模特在古宅大院的走秀,拉开了“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主题展的序幕。 今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
项目
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间手工艺人的前提下,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传承人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目前,已经设立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等站...
查看更多
罗斌:展演不应走上评奖的老路 非遗产业化尚早
2016.10.17
论坛
2016年10月17日,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斌在北京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展演不应该走上评奖的老路,应该注重表达真实的创作理念,检验艺术普及的成果。非遗文化的亟需艺术创作者的重新理解和大力弘扬,如果脱离了保护和传承,单纯、草率地追求非遗产业化,只会让真正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消失得更快。 展演不应走上评奖的老路 重在检验艺术普及成果 在上级主管部门对于艺术评奖进行规范限制之后,很多所谓的展演开始兴起,尤其是有关青少年艺术...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培训班17日在京开班
2016.10.18
其他新闻
开班仪式 本网讯 2016年10月17日上午9点,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正式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赵瑾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
项目
专家古榕出席上午的培训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主任荣书琴主持开班式。 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在国家层面全...
查看更多
越曲雅韵 由耳入心——浙江中小学积极传承地方戏曲精粹
2016.10.19
专题报道
5月31日,浙江省新昌县调腔剧团演员曹晓云(右一)正在为 南岩小学学生讲解新昌调腔的戏服特点。资料图片 【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 浙江省衢州市工人文化宫,“婺剧进校园”展演紧张进行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樊梨花,温柔如水的白娘子、白牡丹,风度翩翩的许仙和火眼金睛孙悟空……400多名小演员在舞台上各显神通,活脱脱是从动画片里...
查看更多
自洽衍变:“非遗”理性商业化的必然性分析——以传统手工艺为例
2016.10.19
论坛
[摘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洽衍变;理性商业化 民间传统文化与其它各种文化跻身在同一个社会大舞台,竞争与碰撞...
查看更多
1
203
204
205
206
207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