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5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32)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85)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7)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历程——“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12.05
专题报道
图为今年5月5日立夏,安徽省合肥市香樟雅苑小学学生在展示自己手绘的彩蛋(摄影:新华社记者刘军喜)11月30日下午,从埃塞俄比亚传来好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演变而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此...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管理与评价——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2016.12.05
论坛
山西中部地区在文化区域概念上可泛指为“大晋中”。其文化具有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文化部批准在晋中、太原、吕梁三市19个县(市区)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对大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分散,涉及晋中、太原及吕梁三地,致使管理主体...
查看更多
韩国将主办下一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
2016.12.06
其他新闻
Culture of Jeju Haenyeo (women divers), Republic of Korea© Haenyeo Museum, 2004 亚的斯亚贝巴,第十二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于2017年12月4日—8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韩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大使李炳铉将担任会议主席。 这一决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十一届委员会会议采纳,委员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24个签约国代表组成,委员会审定保护...
查看更多
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2016.12.06
论坛
【核心观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将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为人类文明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戏曲:有“戏”更要有“曲”
2016.12.06
论坛
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演出剧照(光明图片/视觉中国)83岁碗碗腔月琴大师李世杰参加戏曲音乐会(视觉中国) “戏曲”一词由来已久。早在南宋年间,刘勋就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这是“戏曲”一词现存最早的记录。刘勋所指的戏曲实际上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后来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录》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近代大戏剧家王国维给戏曲下的定义则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歌舞演故事”阐明了音乐在戏曲中极其重要...
查看更多
“跨界”古琴家陈长林:琴心悠悠七十年
2016.12.06
人物
既是科学家又是音乐家的跨界人才并不多见,比如爱因斯坦,身为物理学家的他拉得一手出色的小提琴。中国也有一位在科学与音乐之间游刃有余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古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陈长林。 2015年11月7日,陈长林在北京大学举办诗词古文吟唱讲座,众多学者以及音乐爱好者顶着寒风前来聆听,能容纳5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过道里都被听众挤满。这场讲座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 陈长林的讲座不同寻常...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2016.12.07
其他新闻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6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相关负责人和参加本届常会刚刚回到国内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主要成员,讲述了申报成功的背后故事。 “2013年,经过组织专家审慎地论证,以最具有...
查看更多
文化部:“别国申遗成功,遗产就成别人的”这是走入误区
2016.12.07
其他新闻
在12月6日召开的文化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几年,由于一些国家在某些有相似或相近的
项目
上积极地申报,很多中国人呼吁尽快申报此类
项目
,以免被“抢先”、“抢注”,对此您如何看? 对此,文化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框架下的申报工作,是践行《公约》精神,积极开展非遗领域国际间交流和对话的措施,是提高可见度的“共享”而不是“商标注册”,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申请了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拥有了该
项目
的所有权。 “别国申报成功,自家...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专家解释:申遗不是“抢注商标”
2016.12.07
论坛
今天,人们迎来非常有冬天气氛的节气——大雪。您知道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几个吗?相信很多朋友这时候会开始一边掐着手指头数着、一边嘴里念叨“春雨惊春清谷天……”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当地时间11月30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2016最新入选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2016.12.07
其他新闻
2016年12月2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结束的第十一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审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这些遗产包括口述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活动、与自然和宇宙相关的知识与实践、以及生产传统工艺品的知识与技能。在这届会议上,委员会确认了5个
项目
列入《优秀保护实践名册》。名册中现收录有16个最好地反映了公约原则和宗旨的
项目
、计划和行动;4个
项目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5项提名中选出),这个名录动员公约的签...
查看更多
1
210
211
212
213
214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