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2017.05.12
其他新闻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11日至15日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将有2302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十余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
项目
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引领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以环女士介绍本届文博会的亮点时,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辉煌成就。她说:“本届文博会专门设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和发展的...
查看更多
培养传统工艺的领军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非遗传承人学历教育
2017.05.12
专题报道
学员钱建良在制作毕业作品 “我读书少,不太会说话。”“我没怎么上过学,说得不好。”在记者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常常碰到一些非遗传承人在接受采访时因文化程度不高而表现得很害羞、不自信。的确,在当代,一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除了要掌握精湛的技艺、拥有纯良的品性外,具有开阔的眼界、自信的谈吐以及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度认知,对于保护、传承和振兴非遗也同样重要。 如何帮助传承人找回自信、提升传承实践能力,进而成为行业的带头人、领路者?近年来,江苏苏州工艺...
查看更多
非遗助力博物馆的创新思维
2017.05.15
专题报道
观众现场观看云锦织造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于物质形态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方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需要依托行为人自身而存在,并通过技艺、声音等载体口传身教来得以传承。所以如何在博物馆将非遗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下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如何从博物馆教育入手,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依托博物馆平台向公众进行传播,成为当前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一环。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
查看更多
200多个“非遗”
项目
与57位“非遗”传承人齐聚文博会
2017.05.15
其他新闻
在文博会8号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展商正在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 在第十三届文博会8号馆“非遗馆”里,贵州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边耐心地向参观者们介绍马尾绣工艺,边拿出手机招呼马尾绣的购买者和爱好者。 宋水仙的微信里面已经有1000多个联系人,都是马尾绣和“非遗”文化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人对马尾绣的关注和喜爱,让她对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更有信心…… 水族马尾绣、阳江漆艺、潮绣、汕尾渔歌、洛阳唐三彩、土...
查看更多
新国戏的“戏梦江湖”
2017.05.15
专题报道
新国戏推出的新剧目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戏”)掌门人吕固亮的戏曲梦想是这样的:让戏曲真正回到舞台,不搞大型舞美,用中国最传统的一桌二椅,靠剧目和表演来吸引观众;让戏曲真正面对市场,以每一场演出为核算单位,一场都不能亏钱,按座次、成本确定票价;让戏曲人才真正被激活,新国戏旗下已经拥有了王佩瑜、周东亮、顾卫英等国家一级演员作为合伙人;逐步联合戏曲力量,尝试结合资本,打开规模化发展的大门。 让戏曲真正面向...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7.05.15
其他新闻
图1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现场2017年5月12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会议系统梳理了我国非遗保护理念,总结交流了非遗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并按照文化部党组关于2017年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谋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有关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文...
查看更多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综述:“文化+”步入深水区 “一带一路”助力中外交流
2017.05.16
专题报道
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5日落下帷幕。在本届文博会上,各种“文化+”新业态呈现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更加丰富,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文化+”新业态发展步入深水区 从过去的“新闻出版馆”到本届文博会的“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以“文化+科技”为特征的媒体融合逐渐成为传媒业发展的“标配”。 在“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一套名为“易汉语”的汉...
查看更多
绽放于蒙古族呼麦传承中的“女人花”
2017.05.16
专题报道
“我也见过很优秀的女呼麦手。但的确,相比于男呼麦手,女呼麦手还是太少了。”内蒙古艺术学院是世界上除蒙古国之外唯一开设呼麦本科专业的高校。麦拉苏是该校的马头琴及呼麦教师。麦拉苏告诉记者,内蒙古艺术学院自呼麦本科专业首次对外招生以来,截至目前只有一名女学生,她今年大三。女呼麦手正在台上表演(内蒙古艺术学院提供图片) 就在本周,一场精彩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秀——蒙古族呼麦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厅上演,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
项目
“蒙古族...
查看更多
在深圳,发现国家级非遗马尾绣
2017.05.16
专题报道
马尾绣品具有浮雕的感觉(资料图片)马尾绣鞋子,让古老技艺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典型例子(资料图片)深职院“马尾绣创意”工作室制作的马尾绣嫁衣(资料图片) “马尾绣”,顾名思义“以马尾织成的绣品”。因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丽和刘兴邦的“发现”,这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从贵州三都“移居”深圳,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一场名为“Essence Exploration源启·探微”的展览在时尚之都米兰拉开帷幕,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百余件优秀设计...
查看更多
最重要的是让非遗“活起来”
2017.05.17
专题报道
“有外国人问我要把手艺传给谁,我想传给女儿啊,如果有人想学,我也愿意免费教给他们的。”乌泥泾最后一代“织布娘”、黄道婆的传人、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康新琴的话,代表了所有海派非遗
项目
传承人的心声。 《上海市非遗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市文广局不但组织进行了非遗普查、
项目
记录、数字化管理、经费保障、宣传推广、展示创新等,更重在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青少年教育、研习培训计划、文化产品化转型等。如何让非遗“活化”在当今生活中?一大批海派非遗传承人...
查看更多
1
238
239
240
241
242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