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8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一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羌年
2017.11.17
专题报道
图1 茂县-羌年时人们唱颂民族古老历史歌谣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或“日麦节”,亦称“丰收节”、“还愿节”、“过小年”,因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它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要内容,庆典礼仪原始古朴、文化气息独特浓郁,体现着羌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一、历史渊源 羌族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他们世居高山沟谷,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羌年就是其...
查看更多
羌年
2017.11.17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1 茂县-羌年时人们唱颂民族古老历史歌谣 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或“日麦节”,亦称“丰收节”、“还愿节”、“过小年”,因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它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要内容,庆典礼仪原始古朴、文化气息独特浓郁,体现着羌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一、历史渊源 羌族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
查看更多
羌年
2017.11.17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1 茂县-羌年时人们唱颂民族古老历史歌谣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或“日麦节”,亦称“丰收节”、“还愿节”、“过小年”,因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它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以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要内容,庆典礼仪原始古朴、文化气息独特浓郁,体现着羌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一、历史渊源 羌族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他们世居高山沟谷,相对独立封闭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自...
查看更多
“工匠精神”助力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
2017.11.20
专题报道
陆光正在创作 陆光正《年年有余》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陆光正,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
项目
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0年来,用一支笔、一把刀构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木雕艺术世界。在日前召开的2017首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上,陆光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潘建伟,横店文化产业奠基人徐文荣等被授予“东阳骄傲”荣誉称号。陆光正说:“这个表彰不仅是给我的,更是给东阳木雕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查看更多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研培学员作品展惊艳亮相
2017.11.21
成果展示
11月16日上午,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开幕。本次交流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学员作品展三大版块,集中呈现2017年度78所参与高校的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 作为经验交流会三大板块之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作品展”也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现场,18所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的280余件学员作品悉数惊艳亮相...
查看更多
开启羌文化保护传承新篇章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2017.11.22
专题报道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文化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总体规划》为科学依据和建设指南。在...
查看更多
西藏首部非遗传承人口述实录出版发行
2017.11.22
地方新闻
11月21日,记者从西藏有关部门获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实录》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西藏首部非遗传承人口述实录。该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用影像、图片、文字形式全面系统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学术成果,对研究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据了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实录》是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
项目
。历经三年的考察,通过文、图、视频形式,详细记载了西藏22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访谈实录,内容涵盖西藏民间美术、音乐、歌舞、藏戏、民族手工...
查看更多
探寻、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价值——陕西传统手工技艺大展观察
2017.11.22
专题报道
陕西传统手工技艺大展现场 秦毅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日前,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陕西传统手工技艺大展”在西安市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不仅是对陕西近年来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成果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以政府出资搭建平台的方式促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及市场的对接,激发非遗
项目
保护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保护好、利用好,进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让文化扶贫、非遗致富...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徽墨最好的时候
2017.11.22
专题报道
“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随着明清以来徽商的活跃,徽墨之名传遍海内外。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这门传承数百年的技艺更是迸发了新的活力。11月14日,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咪咕直播独家播出的“致•非遗 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直播摄制小组走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了解百年徽墨的前世今生。“别把非遗做进博物馆和收藏室”点烟、和料、压磨、晾干、锉边、描金、包装。现代徽墨制作...
查看更多
“对话传承人——湖南刺绣与陶瓷的碰撞”活动在湘举行
2017.11.23
地方新闻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望球(左四)介绍陶瓷工艺原标题:刺绣与陶瓷“对话” 探寻非遗传承创新路径11月18日至20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对话传承人——湖南刺绣与陶瓷的碰撞”活动在湘举行。历时3天的考察和对话,促进了来自湘绣、苗绣、桃源刺绣、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等非遗代表性
项目
传承人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设计师、企业家代表之间的深入交流互鉴,为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提供了高效平台。 “刺绣和陶瓷分属不同的...
查看更多
1
268
269
270
271
272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