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陈大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福建屏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副团长、主板乐师。陈大并1971年拜陈玉光为师学习唢呐,1978年拜陈孝金学习鼓板,1979年学习四平戏司鼓,任主板乐师。其担任四平戏主板乐师剧目有:《沉香破洞》《白兔记》《天子图》《中三元》等。
查看更多
张孝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生,福建政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四平戏剧团团长。张孝友1979年参加四平戏剧剧团,曾先后师承张陈招、张明甲等老艺人,主工旦行。2006年10月,在当地政府和杨源小学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四平戏小剧团,并担任剧团老师,传授四平戏表演技艺。代表作品有:《白兔记》《秦香莲》等。
查看更多
李式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福建政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四平戏剧团团长。李式青自幼受到当地农民传承的四平戏的影响,于1980年开始学习四平戏,主工生行,师承李如俊、李典过等老艺人。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探索,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其表演扎实深厚、严谨细腻。代表作品有《天子图》等。
查看更多
陈智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智林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启蒙老师为该校小生演员邱永生,后遍访名师,深得刘又全、罗玉中、蓝光临等上一辈川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的真传。陈智林作为川剧小生演员,其舞台形象充盈着书卷气,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形成了独特的川剧“陈派”小生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陈巧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7年生,四川叙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陈巧茹12岁考入四川省叙永县川剧团,开始学艺,后拜师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其表演扮相俊美、身段潇洒,唱腔悠扬委婉,逐渐形成了细腻、清挺、稳健自如的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打神》《四川好人》《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晓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晓艇从事川剧艺术五十余年,专工文武小生,擅演文丑,1983年经由《中国戏剧》《戏剧论丛》向首都观众推荐,作晓艇表演艺术专场演出,《逼侄赴科》《杨广逼宫》等剧均获好评。1987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晓艇表演艺术初探》一书。
查看更多
陈安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2007年去世,四川渠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1950年,陈安业考入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二师文工团任演奏员;1956年,担任重庆市川剧院演奏员;1972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担任市川剧音乐唱腔设计和作曲。曾师从丁忠瑛、蔡慰民、李世仁等,系统学习了川、昆、胡、弹、灯五种声腔音乐。其担任川剧《金子》的作曲,荣获2000年度第九届文华音乐创作奖、川剧金奖,并入选“2002—2003年度首届国...
查看更多
夏庭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四川岳池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二级导演。夏庭光自幼随父搭班于民间戏班,后进入重庆市川剧院,主工文武小生,曾师从张德成、彭天喜、姜尚峰等川剧表演艺术家。其表演文武兼备,戏路宽广,演出代表作品有《辞朝》《长坂坡》等。1952年开始,夏庭光兼任导演,代表作品有《十五贯》《赵氏孤儿》《枫叶红了的时候》等。
查看更多
沈铁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生,重庆渝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沈铁梅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沈福存为当今闻名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师承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竞华并深得其真传,后又受教于胡喻华、高凤莲等川剧名家,其表演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技艺精湛,唱腔优美,被戏剧界公认为“川剧声腔女状元”。代表作品有:《金子》《李亚仙》《三祭江》《思凡》等。
查看更多
谭东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湖南耒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湘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谭东波12岁入衡阳市文艺学校,师从李育全学习湘剧传统声腔音乐,后又向谭保成等多位专家求教相关音乐理论,较为全面地继承了衡阳湘剧声腔音乐。谭东波从1980年至今一直从事湘剧音乐的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代表作品有《贺龙军长》《红色娘子军》等。
查看更多
1
382
383
384
385
386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