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刘俊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4月生,河北省束鹿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2年开始学习河北梆子,1953年师从金宝环系统学习花旦,得其亲传。同时,相继得到银达子、韩俊卿、刘金秀等前辈艺术家的指导,分别学习了青衣、闺门旦与武旦戏。1958年成为剧团主演,在全国各地演出,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唱功基础扎实、音域较宽、气息控制自如。能根据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情绪的不同,设置内涵有别的唱腔,有着极强的声音表现力...
查看更多
许荷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12月生,河北省沧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师从河北梆子名家贾桂兰、张惠云、唐凤玲、阎春华,京剧名家齐兰秋、胡芝凤、蔡英莲,昆曲名家张洵澎、秦肖玉等。基本功扎实,融各家之所长,表演细腻淳朴,扮相靓丽大方,唱做俱佳。先后主演了《李慧娘》《翠屏山》等四十余出剧目,代表剧目有《大都名伶》《夜宿花亭》《杜十娘》《窦娥冤》《南北合》《秦香莲》《蝴蝶杯》等。1998年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文...
查看更多
范应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6月生,河南省内乡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梆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入内乡县宛梆剧团工作,1960年拜邢德山(艺名邢普玉,外号“二垫儿”)为师,工武生。唱念俱佳,表演举止有度,端庄大方,刚则凛烈威猛、柔则沉稳持重,长于人物刻画,行腔稳健,抑扬有致,半说半唱的演唱技巧独具韵味。表演过近百部剧目,代表作有《前后楚国》《斩蔡阳》《打金枝》等。1992年率领宛梆剧团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表演奖。2007年以来到...
查看更多
李德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8月生,河南省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53年春拜老艺人王喜行为师,同年秋登台演出。后拜徐太和、王道修、张法旺等前辈艺人为师,学习西路大平调唱法。主攻黑净,以演包公戏见长。嗓音洪亮,唱腔豪迈奔放,句句似钟,字字如鼓;表演动作幅度较大,注重表情和剧情的统一,粗犷中不失细微,显得大气豪迈;善于用不同的唱腔和演技塑造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参演剧目百余部,代表剧目《铡美案》《司马茅告状...
查看更多
朱绍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2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进入青海省京剧团任演员。1976年进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指挥。199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在五十年的作曲生涯中,在坚守戏曲传统音乐特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多种音乐元素,大胆融会创新,并根据演员条件设计唱腔,形成了自己的戏曲音乐创作特色。创作戏曲音乐作品一百八十余部,涉及京剧《党的女儿》《圣洁的心灵》《赤壁...
查看更多
钮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33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8年入四维儿童戏剧学校学艺,由京剧丑角大师萧长华及高富远、萧盛萱、王传淞、华传浩诸名家亲授文丑表演,为中国戏曲学校首届毕业生,萧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表演尚雅崇文,洁净脱俗,受到观众称许。擅演并教授的剧目有《群英会》《审头刺汤》《连升店》《选元戎》《六月雪》《变羊计》《醉皂》等,主演京剧电视艺术片《连升店》。编撰出版了《萧长华戏曲谈丛》《萧...
查看更多
宋丹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9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之女,自幼随父学艺,并师从荀慧生、筱翠花、程玉菁等。表演以做功见长,具有“美、媚、脆、锐”的特点,为宋派第二代领军人物。恢复老戏《改容战父》《美人鱼》《百鸟朝凤》等,主编《珠光菊影》《宋德珠舞台艺术》《京剧宋(德珠)派艺术论集》。1990年12月在参加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时以京剧会友,加强大陆与台湾京剧界交流。先...
查看更多
谢锐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2年8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岁入广西柳州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学戏,攻青衣、刀马旦。1944年因出演《江汉渔歌》女主角阮春花而成名,1950年由田汉引荐拜王瑶卿为师,在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深造。1955年起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任主要演员。1962年拜尚小云为师。1971年起从教。身段刚健婀娜,京白爽脆有味,继承王、尚两派艺术神韵和风格特点。1962年获第...
查看更多
蔡英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4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从赵桐珊、雪艳琴、邱富棠、李香匀、荀令香等名家。1972年向何敏娟等老师学习民族声乐。经刻苦钻研,1979年成为张君秋入室弟子。曾演出《望江亭》《玉堂春》《龙凤呈祥》《春秋配》《祭塔》。发表论文数篇,出版《学京剧·张派青衣》等图书。参加“京剧音配像”四十七出,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台北电视台教授张派青衣,广受观众欢迎。坚守在教学一线,深入研究...
查看更多
王玉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4年8月生,河北省献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自幼学戏,后改为打鼓,并与鼓板相伴一生,曾为小杨月楼、郭玉昆、梅葆玖、张学津等名家司鼓。打鼓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基础扎实,节奏鲜明、准确、紧凑,饱含韵味。对不同流派、不同演员的特点烂熟于胸,能准确无误地配合演员的动作和演唱,时刻引领演员把握剧情,使唱腔和琴音浑然一体。司鼓作品有现代京剧《磐石湾》《大唐贵妃》等。曾与张鑫海分任儿童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