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任茂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5年12月生,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苗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喜欢音乐,特别钟爱苗族民歌,经常向老一辈歌师求教。嗓音清亮,音域宽广,表演流畅、自然大方,掌握的曲目繁多,能演唱百余首苗歌。曾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活动。至今已从事苗族民歌传唱三十余年。
查看更多
王科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66年2月生,贵州省惠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及寨中歌师学唱布依民歌。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掌握了大量的布依族民歌。对生产劳动、爱情婚姻以及时政大事等题材均能即兴编唱,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民歌的演唱形式、发音方法和表演形式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此名声在外。经常受邀到各地参加民歌赛,并在各类赛事中屡屡获奖。2010年3月被好花红乡辉岩小学聘为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
查看更多
余学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纳苏颇),1956年7月生,云南省武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彝族民歌(彝族酒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在父辈的彝族酒歌声中长大,耳濡目染,深受熏陶。17岁开始就能独立演唱,22岁开始传唱彝族酒歌。全面掌握挪衣、道嘎、气除挪衣、命熬、气除、造除、南嘎、所稳切答除等八个类别的彝族酒歌演唱技能,搜集整理了一百多首彝族酒歌,摄制成《武定彝族酒歌》光碟,编辑成《武定彝族酒歌》教材,在举办培训班的时候免费发放给学员。2010年开始在武定彝族酒歌传习...
查看更多
降巴其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6年11月生,四川省炉霍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川西藏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起跟随舅舅仁青降措学习演唱川西藏族山歌,在全面系统掌握传统曲目和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融入其淳朴、自然的歌声。演唱了大量作品,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长期致力于川西藏族山歌的演出、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授徒五十余人。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康巴卫视等媒体的采访并参与专题片的摄制。作为川西藏族山歌演唱代表参加各类展演活动百余场,并多次获奖...
查看更多
伍德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6年6月生,四川省冕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藏族赶马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藏族山歌,掌握大量的传统曲目及淳朴自然的演唱技法。代表作有《赶马调》《伊格娃》《牦牛山上望北京》等。多次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并获奖,20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冕宁活动演出和央视《乡土》栏目的录制。长期致力于藏族赶马调的演出、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2015年在冕宁县文化馆举办的藏族赶马调传承人培训班中承担教学工作。
查看更多
吐地·尼亚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71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维吾尔族民歌(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欢民歌,与尉犁县各乡镇有名的民歌手都交流学习过,熟练掌握罗布淖尔民歌的演唱与演奏。因艺术特长,于1995年至2009年在尉犁县文化馆工作,工作期间在新疆艺术学院深造,2009年起任尉犁县胡杨艺术团团长。从艺期间多次参加电台、电视台、学术机构组织的对维吾尔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录制、研究等工作。培养了二十余名弹唱民歌的...
查看更多
乔忠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5月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笙管乐(复州双管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当地鼓乐世家,从小学习民间“吹打乐”,后拜双管吹奏名家刁登科为师,系统学习双管演奏技法。全面掌握了双管演奏技法,吹奏时不仅能表现细腻、委婉、柔美、缠绵的意境,也能塑造出高昂、低沉、粗犷、饱满的音乐形象,代表作品有《江河水》《三祭子》《朝天子》等。多年来先后搜集、整理、挖掘了二十余首双管乐曲谱,还将这些传统乐曲传授给四十余名弟子,同时在当地中小...
查看更多
傅宝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8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挂甲寺庆音法鼓。4岁即开始学打击小铬子,10岁能飞钹,16岁时已全部掌握法鼓的五种打击乐器。1964年拜法鼓名家孙尚平为师后,更加系统学习、全面理解古老的法鼓曲谱及舞蹈动作。在学习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会规,全面精准地掌握法鼓技艺,熟悉銮驾的发展史,后又参与到维修法鼓器乐及銮驾的保养和管理中来。与此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所学的技艺...
查看更多
杨奎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好永音法鼓,9岁拜师学艺。精通法鼓技艺,能够熟练掌握鼓、钵、铙、铛子、镲铬五种乐器的演奏和套路(扯旗、六九钵、叠金钱、捞月、卷帘儿、胯鼓)、曲谱(富贵图、阴阳鱼儿、对联、四时如意、八卦图、绣球)。1995年任当地法鼓会会长,带领会员参与各种公益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获天津市“津门鼓王”称号。
查看更多
田文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5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法鼓世家,祖父、父亲都在法鼓会担任打铙手。8岁时跟着父辈学习打铙技艺,经刻苦磨练技艺逐渐娴熟。16岁就加入了表演队伍。后拜第三代传承人丰振富为师,全面学习法鼓各种乐器击打技艺及出会各种规矩。其动作标准、节奏分明,舞动落落大方、刚柔并济。1994年至2012年,担任当地法鼓会会长,管理法鼓会的各项事务,除组织会员参加演出展示和会具保管维修外,还毫无...
查看更多
1
503
504
505
506
507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