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40)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94)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6)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质量推动非遗振兴 湖南召开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
2021.03.29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总结回顾“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并讲话。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代惠致辞。 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人,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122项,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
查看更多
西藏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实践
2021.03.29
专题报道
大昭寺(图片来自网络)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党和国家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壮大,文物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文物研究和保护的能力不断提高。 西藏自治区颁...
查看更多
湖北:“四季村晚”探索乡村振兴的文旅模式
2021.03.29
专题报道
时序交替,春暖人心。3月22日,2021年“灵秀湖北·四季村晚”首场示范展示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东方年华景区举行。现场不仅有乡村特色文化歌舞表演,摆满了非遗产品、农副产品的“村晚”赶集会,还吸引了数十位“网红”前来直播带货、推介乡村美景。 “灵秀湖北·四季村晚”活动是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一项全省性、常态化的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创产品、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的增收渠道,从...
查看更多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设计·非遗·乡村——2020年度非遗研培成果展”开幕
2021.03.29
地方新闻
3月2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承办的“设计·非遗·乡村——2020年度非遗研培成果展”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举行。此次展览是河南省对在传统工艺领域执行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成果展示。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张建州、非遗处副处长祝欣、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苏东民等活动举办方领导,特邀嘉宾以及研培
项目
负责人、教学团队和学员代表参加了本次...
查看更多
搭建非遗销售平台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
2021.03.29
地方新闻
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3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陇南市信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市武都区隆重举办。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陇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兴华致欢迎辞,陇南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树林主持开幕式。省文旅厅相关处室及陇南市文旅局工作人员...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65期
2021.03.2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5期:2021年3月15日—28日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强调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 ▲丝线编织艺术之美——四川非遗精品展在日本举办 ▲2021年山东省非遗重点工作会商会在...
查看更多
守望、传承与创新:跨越时空的苗绣艺术
2021.03.30
专题报道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苗族绣娘在展示制作的手提包。(摄影:蔡兴文)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期间,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扶贫车间里点赞苗绣"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并嘱咐"一定要发扬光大苗绣,既能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能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苗族刺绣是苗族民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之一,是苗族人民特别是苗族女性几千年来智慧、经验与情感的结...
查看更多
设计扶贫“在地在场在线”
2021.03.30
论坛
非遗多元活化 花瑶是瑶族极为独特的一个分支,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是他们的传统聚居地。这里平均海拔达1320米,雪峰山的天然屏障环绕,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以一批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如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等,是名副其实的“花瑶文化活态博物馆”。2014年,在教育部和学校支持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启动了针对隆回花瑶地区的文创公益精准扶贫行动,成立了“花瑶花”专题
项目
组和工作室,并制...
查看更多
【新征程开局“十四五”】擦亮中国文化名片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21.03.30
要闻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围绕这一战略规划,我国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擦亮中国文化名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在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诗人杜牧1000多年前写下的诗意画卷如今依然映在眼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
查看更多
山东非遗研究智库用田野调查促“文化双创”
2021.03.30
专题报道
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摄影:苏锐) 3月30日,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各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和相关高校紧密结合自身职责,积极投身非遗研究工作,全省非遗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 成立了一批非遗研究机构和平台。山东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紧紧依托学科优势和教学需要,成立一批非遗研究机构和平台,有力推动非遗研究工作的开展。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有独立建...
查看更多
1
878
879
880
881
882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