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7   星期三   农历七月廿六   白露 白露
搜索
其他新闻
云南举办三大主题活动迎接“文化遗产日”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民族文化大省云南将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熊正益介绍,为迎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云南即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隆重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6月10日-11日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将邀请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单位领导、参与遗产保护开发的著名企业、各大专院校研究文物和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非遗保护,2009新跨越    今年6月13日是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契机,实现新的跨越的一年。今年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把保护工作同培育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国家软实力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为此将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京畿神韵-河北文化首都高校行》活动拉开序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提高河北文化在首都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进高校师生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热情,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举办《京畿神韵•河北文化首都高校行》活动,于6月8日至14日,分别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首都高校进行巡回...
查看更多
奏出新乐章
2009.06.05
专题报道
奏出新乐章 ――新疆特色文化焕发生机     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叶尔羌广场上,矗立着一尊洁白的雕像,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手拨弹拨尔琴,似乎有乐音在琴弦上汩汩流淌。姑娘名叫阿曼尼莎汗,她的弹拨尔诉说着草原上一个最动人的真实故事――   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君王拉失德打猎途中,偶入一户打柴人家。砍柴人的女儿阿曼尼莎汗拿起弹拨尔为他弹唱,美妙的乐音和动人的歌词令拉失德深深陶醉。不久之后,出身贫寒的姑娘嫁入王宫。共同的爱好使王宫变成了艺术的殿堂,她和君王一起收...
查看更多
论坛
过于看重他人认可 端午申遗或挫伤国人文化自信        端午节之际,为其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再次传来。从媒体到大众,都把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件大事。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申请了很多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自然景观、人文遗产等项目,其总数在2003年就已经排到了法国和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三。而每次申请成功,当地部门和媒体都无一例外地大做宣传,不仅仅把其当作是物质上受益的事情,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与申请世界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笛悠扬 诉说震后四川坚韧自强    非遗公园  一个造型逼真的龙窑复制品述说着地震的惨烈,一幅由笑脸瓦片拼成的四川地图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感激之情和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届非遗节开幕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非遗节博览会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在5·12特大地震的背景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备受关注。  上万件遗产实物被毁  四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较广的地区,现存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等...
查看更多
论坛
 “饮食申遗”:文化保护还是商业逐利         5月28日,农历5月初五,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城市乡间粽香四溢,纪念活动此起彼伏。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为这个端午增添了别样的气氛。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涉及保护单位2110个。全国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工作也在各地推进。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
查看更多
论坛
 端午申遗先“自我PK”      5月27日一早,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茅坪镇徐家冲港湾岸边,下着濛濛细雨。古老的龙舟竞渡传统依旧浓厚:人们随着龙舟的鼓点,一边深情地唱和着纪念屈原的歌谣,一边缓缓把粽子投入江中。    这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每年纪念屈原、过“端午”的一幕。一场连绵细雨,满城粽子、艾叶清香,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思念。  而早在5月26日傍晚,远在韩国的江陵市也举行了2009年“端午祭”。在江陵市,人们将传说中的大关岭城隍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刘延东致贺信 陈昌智出席开幕式 6月1日,羌族的瓦尔俄足节歌舞在成都市青羊大道上演。新华社记者 金小明 摄     中国文化报记者卢毅然报道:天府之国依然美丽,五洲奇葩在此会集。6月1日上午9时,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东门外的青羊大道隆重开幕。中共...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 非遗节通过《成都共识》    (记者 卫昕 赵斌) 昨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来自全球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踊跃发言,探讨和构建面对灾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成都共识》。从前年首届非遗节的《成都宣言》到今年的《成都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在成都不断完善。据悉,《成都共识》将刻碑永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