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2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到鹤壁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伟,鹤壁市政协主席冯芳喜,鹤壁市副市长李小莉,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发禄等参加调研。 在浚县杨玘屯村,胡雁一行先后到大师工坊、泥咕咕博物馆、憨刀文化创意园,详细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浚县泥咕咕”的保护传承、创意设计情况,并与项目传承人王红瑞、宋楷战亲切交流。在浚县古城,胡雁一行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广东“非遗进校园”又有新动作!2022年广东省“非遗少年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正式“放榜”。 本届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承办,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粤剧院、广东友谊剧院协办。 经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评出优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儋州各乡镇调声擂台大笔武 在海南儋州,逢年过节,田里乡间各种聚会的地方常常会出现一种民间舞蹈,人们或三三两两,或成十上百边唱边跳这种欢快的舞蹈,这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儋州调声。相传它产生于西汉时期,是儋州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然而,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它依然流行?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儋州寻找儋州调声火在当下的密码。 一张亮丽的儋州文化名片 2月4日至2月5日晚,儋州市文化广场上,旋律优美、节奏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来回穿梭,针线飞舞在绣面上,眼前一簇团花若隐若现。来到四川成都杨华珍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杨华珍一双巧手灵巧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工作室墙壁上,各种藏羌织绣作品镶嵌在裱框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成都市政协常委,杨华珍不仅身体力行创作织绣产品,还把精力投入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 为何要着眼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谈起这一建议,杨华珍形容是“实践的产物”。2008年汶川地震后,离开老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来到成都,与十几个姐妹成...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6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孙红梅、副秘书长王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徐锐军,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出席签约仪式。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徐锐军同志,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同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瑞雪红梅 欢喜过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线路突出冬季和春节时令特点,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赏冰玩雪、乡土美食、合家出游等为重点推荐内容,带领游客“云游”乡村美景、发现乡村好物,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满足人民群众节日物质文化需求。 游购乡村,去“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老达保,欣赏非遗芦笙歌舞、牡帕密帕原生态实景演出,感受来自古老民族的神秘仪式;在罗店古镇尝一尝传承着老一代人童年味道和文化记忆的...
查看更多
要闻
视频:2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绽放新时代光彩。 这几天,平遥古城热闹非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让八方宾朋沉浸其中,感受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经过2800多年洗礼...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疫情趋于常态化防控的时期,传统手工艺行业依然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行业内部加剧深度洗牌,寻求方向调整与结构性升级,市场出现逐渐回暖的发展态势。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逐渐适应了与疫情相伴而行,积极转型寻求生存空间。推广“手工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展开微视频传播、注重表现时代主题、整合跨界多种资源、强化创意IP等,这些方式也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政府相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南京第37届秦淮灯会、徐州邳州艾山新春庙会非遗展演展示、盐城2023中国·阜宁第六届“打春牛”民俗展演等活动中感受浓浓年味,置身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的各个角落与非遗不期而遇,拍段短视频让远方亲友共同感受“家乡年”的浓浓气息……1月14日至2月5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庙会、灯会、年画等省内226个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开展了2023兔年春节“水韵江苏·非遗陪你过大年”系列活动1082场,吸引9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月6日,青海省以“美好青海·共享非遗”为主题的新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落下帷幕。活动以传统社火为龙头全面开展了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活动,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让群众在节日期间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了红红火火“非遗年”的浓厚氛围,增强了文化自信自强,让青海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据统计,春节期间全省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活动近百余场,惠益群众达260万人(次),活动呈现三个亮点。 传统非遗项目实践活动寻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