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段怡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10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师。1963年开始跟随父亲制作水车。1969年已能单独制作水车。研究整理绘制出了兰州市唯一的古黄河水车图纸,实地拍摄了三十六张兰州市最后一辆古黄河水车照片。现在这辆水车早已被全部拆除,这些照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搜集到民国时期水利部门黄河水车使用改良情况和水车图纸等资料。研究设计出了“室内观赏水车”“露天景观水车”“江河实用...
查看更多
黄福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7月生,福建省仙游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师。出身于木雕工艺世家。1983年初中毕业后随父学习木雕工艺。传承和发扬了仙作家具“清水之宗”的独到工艺特色,所制作的家具追求形体严谨、装饰洗练、材美而坚、工朴而娇,力求体现古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古朴端庄的艺术法则和审美追求。同时,注重培养年轻的工艺美术人才,带徒授艺,共培养百余骨干雕刻人才。
查看更多
伊春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锡伯族,1947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弓箭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学习锡伯族传统角弓制作技艺,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全面熟练掌握了该项目精湛的核心技艺,熟悉弓箭制作的一百多道程序,深谙角弓、木质弓制作,以突出技艺复制出八旗角弓的代表作品。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手工作坊,收徒传艺,招收弟子十二人。其中,伊陈永被评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以注册公司做平台,致力...
查看更多
冶洒力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保安族,1973年4月生,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师。出身于保安族腰刀世家。自1981年起跟随父亲冶古白(国家级传承人)学习保安族腰刀的制作工艺,娴熟掌握了传统保安族腰刀的八十多道工艺流程和制作要领。16岁时可以独立完成所有工序,精通什样锦、波日季、雅吾其等传统保安腰刀的制作,尤其擅长锻制家族传承的鱼刀。善于创新,在传统折花腰刀的基础上自创了折花青竹剑、新式折...
查看更多
马尕主麻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保安族,1979年7月生,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师。出身于保安族腰刀世家。1987年,开始随父亲马维雄(国家级传承人)学习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从最基本的拉风箱、提大锤、弹罗把学起。2001年,创新技术,采用传统工艺加高碳钢,打制出的腰刀硬度、韧性极好,在保安腰刀独特工艺的恢复和创新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先后恢复了失传数年的折花腰刀工艺、传统土抛光工艺,改善了腰...
查看更多
寸发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62年6月生,云南省鹤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鹤庆银器锻制技师,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第四代传人。出身于鹤庆县新华村银匠世家。1978年随父寸月楼学习金银器制作。1987年,前往拉萨从事金属工艺品加工制作。从艺四十年间,研发制作的《九龙壶》《九龙火锅》《九龙烟筒》《六字真言手镯》等系列银器产品深受各界好评,并全部获得国家专利,手工作坊被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定为教学实习基...
查看更多
母炳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70年12月生,云南省鹤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新华村银器锻制氛围影响,14岁从艺随师傅走村串寨。三十余年间,始终虚心好学,先后得到寸树康、洪金国、段彦明、洛绒阿尼等多位老艺人传授,加之悟性颇高,从“走夷方”的小炉匠,成为银器制作名家,尤其擅长錾刻和鎏金技艺。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其中银鎏金酥油茶壶、紫铜鎏金法器青稞盒、纯银鎏金护法器三套十六件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
查看更多
邰引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3年12月生,贵州省剑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器锻制技师。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加工。从小心中就认为银饰作品是很神圣的物品,作品代表人品,立志学好锻造技艺,创造精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珍藏。学成出师后,每件作品都十分用心,加上人诚实守信,深得群众信任,锻制的银饰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通过银饰锻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带动了五十余名银饰锻造手工艺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查看更多
杨正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5年2月生,贵州省黄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器锻制技师。出身于银饰制作世家,7岁开始跟随长辈学习祖传银饰制作,能独立地完成黄平苗族妇女整套银饰作品的制作,22岁出师。在加工传统首饰的同时,注重适应时代审美趋向进行作品创新,使制作出来的银饰作品更受人们喜爱。制作的物件种类主要有银冠、银腰带、银项圈、银衣片、银手镯、银戒指、银项链等。2017年到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工作坊进...
查看更多
林陵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7年8月生,福建省福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畲族银器锻制技师。10岁跟随其父学艺,后又陆续师从多位大师,并进入清华大学深造,掌握了精湛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核心技术。代表作品《银翼善冠》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等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别金奖。《八宝银盘》获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金奖。《银錾花双龙耳瓶》获第七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注重培养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设立基金会,为年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