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旅游: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2018.07.05
专题报道
平田村非遗
项目
体验点2018“浙江好腔调”演出现场在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入选
项目
位列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近年来,浙江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保护、开发及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浙江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全域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理念和新路径,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民宿里的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陕西举办“研培计划”社火脸谱培训班
2018.07.05
地方新闻
日前,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第十期(社火脸谱)培训班。来自陕西17个区县的40多名社火脸谱相关技艺的传承人、从业者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主要为社火脸谱
项目
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职业或家庭收入来源的手工艺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研发或表演人员。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查看更多
国际资讯汇·第2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等
2018.07.04
要闻
“国际资讯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通过对相关国家和组织非遗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翻译,我们将为您呈现一定周期内国际视野下非遗保护的相关资讯内容。 目录:一、要闻回顾 二、会议、培训、展览 三、其他 第二期:2018年5月—6月 关键词一:要闻回顾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10周年媒体报道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要闻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一次非遗传承人的“现场秀”——山东举办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
2018.07.04
专题报道
现场演唱山东梆子、四平调、两夹弦等经典唱腔,展示葫芦雕刻、内画、刻瓷等传统技艺,阐释不同
项目
的历史流变和传承保护经验、成果……近日,山东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在济南举行。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与传统舞蹈类等5个组别170名传承人参加“大考”,分享各自领域非遗保护、传承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传承人争相亮绝活 在传统技艺类评审现场,传承人们早早备好了风筝扎制、毛笔制作、葫芦雕刻等所需的工具,争相秀技亮艺。 在东昌葫芦...
查看更多
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2018.07.03
人物
非遗传承人曹纳木 受访者供图 摄 “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
查看更多
朱树龙:47年坚守,只为传承和发展柳琴戏
2018.07.03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
项目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项目
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心里幸福,配出的年画颜色才平和”——绵竹88岁年画艺人李芳福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
2018.07.03
人物
摄影:王攀一头银发、两道全白的长寿眉……88岁的李芳福老人,面容慈祥,说话语气很轻,但思维清晰。老人一生醉心年画创作,一画就是70多年。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李芳福成功入选。 6月29日下午,记者在绵竹市见到了李芳福老人。想靠画画挣大钱 画出来的画肯定不好 绵竹市区的安国巷,当地人又称之为“肥猪巷”,街两侧排列着许多画坊,李芳福的年画作坊就在巷子一角。2003年从老家拱星镇搬到这里后,已...
查看更多
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京举办
2018.07.03
要闻
日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腾讯QQ浏览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UXPA中国(用户体验专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北京举办。 此次大赛自3月开赛以来,以入校宣讲的形式向全国各地大学生传递了非遗创新的设计理念与目标,吸引了各地大学生踊跃报名,共有600余只团队、3000余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此次大赛。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大学等30余所院校以及腾讯、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的50余位资深教师...
查看更多
1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