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择一事,终一生——记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
2018.05.30
人物
周仲博指导年轻演员,复排传统唐派京剧《二子乘舟》。周仲博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1925年出生于京剧世家,其父周凯亭、兄长周少楼都是当时的武生名角。他5岁学艺,7岁登台,曾与著名演员金少山、吴素秋、李多奎等同台演出,参演的京剧(唐派)剧目有《闹朝扑犬》《未央宫斩韩信》《宗泽》《灞桥挑袍》《二子乘舟》等。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改编、整理及导演、主演了《血战金沙滩》(上、中、下)和《六国拜相》《未央宫》《闹江州》等剧目...
查看更多
“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将办
2018.05.30
要闻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与恭王府博物馆共同主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将于5月31日至6月5日在北京上演。 本次演出季由昆曲、古琴两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项目
演出组成。昆曲演出部分由上海昆剧团担纲,《夜奔》《琴挑》《拾画叫画》《百花赠剑》《扈家庄》《问探》《访鼠测字》《相约·讨钗》8部传统经典折子戏于6月2日、3日...
查看更多
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大幕拉开
2018.05.29
新闻聚焦
5月2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筹备情况(来源:中国网)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
查看更多
民俗学的调查论问题
2018.05.29
论坛
作者简介:福田亚细男(福田アジオ、Fukuta Ajio),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柳田国男記念伊那民俗学研究所所长;菅丰(菅豊、Suga Yutaka),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塚原伸治(塚原伸治、Tsukahara Shinji),茨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准教授。 译者简介:赵彦民,哲学博士(Ph.D.),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本文译自《超越“20世纪民俗学”: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的《课题5》部分。 20世纪民俗...
查看更多
匠人朗加:指尖上的艺术 方寸之间显匠心
2018.05.29
人物
在金沙江畔,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的德格印经院,有着“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美誉。自清雍正七年建院以来,奇迹般完整地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板,其中有许多珍本、孤本和范本,如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 走进德格印经院经板库,没有谁会不被静置于层层木架上的经板所震撼。在西藏和四省藏区,只要是德格印经院印制的佛经,所有人都会心生敬意,奉若珍宝。 那么,德格印经院的经板是从哪里来的呢? 近日,我们了解到,德格印经院80%以上的木板雕刻珍...
查看更多
以刀代笔,自成一派——访刻铜(杜氏刻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杜平
2018.05.29
人物
杜平在创作中 近日,得知自己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刻铜(杜氏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时,杜平正在山西平遥授课。当弟子们向他祝贺,他说:“这不仅是国家对我个人刻铜技艺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传承这项民族艺术的肯定。刻铜技艺已有千百年历史,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我们师徒要共同努力,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5月18日,杜平刚赶回老家安徽阜阳,便立刻通知在当地的3名弟子开会,马不停蹄地准备起了5月底赴美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事宜。怎样才能让美国民众认识...
查看更多
研读“说明书” 贯彻非遗法
2018.05.29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一部具有长效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法律。它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对于各级政府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工作者,笔者认为,非遗法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本“说明书”,明确了非遗
项目
调查、名录建立、传承与传播等的形式、路径以及具体职责与任务。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国家级非遗
项目
36项...
查看更多
广州玉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兆华:现在玉雕行业做市场的多做艺术的少传承玉雕绝活需要各方...
2018.05.28
人物
玉雕大师高兆华在工作中(图片:廖雪明)玉雕大师高兆华在指导学徒雕刻技艺 振兴传统工艺之广州玉雕 开篇语 近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发布,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
项目
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等14个门类。其中,广州有六项传统工艺榜上有名,分别为:广州玉雕、广州榄雕、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彩瓷烧制技艺、广绣、广州灰塑。 众所周知,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一塑,巧夺天工,美轮美奂,每一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依然拥有令人欣喜的生命力...
查看更多
教育部发布重磅通知,有偿鼓励传统手工艺人进高校
2018.05.28
要闻
近日,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走进高校。此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旨在通过高校强大的学术理论资源和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通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为传...
查看更多
豫见非遗 ——豫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凤
2018.05.28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
项目
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1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