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戏教授周龙:戏曲艺术传承不是简单照葫芦画瓢
2018.05.25
论坛
资料图:周龙在话剧《兰羽恋》彩排现场发言 受访者供图“从唱戏来说,术业有专攻,学戏得‘专一’。”近日,著名京剧武生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龙在北京接受“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ID:cns2012)记者专访。对京剧等戏曲艺术的传承,他说:“我不反对搞创新、搞实验。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希望搞创新时,能真正对传统有一些本质上的认识,才不容易偏离传承的轨道”。 周龙生于1965年,是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据国戏官方...
查看更多
发挥专业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发展——在2018年二十四节气保护工...
2018.05.25
论坛
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国家一级专业学会,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直肩负着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会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咨询机构,也是该委员会2015-2017年的审查机构成员。可以说,中国民俗学会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遗保护和《公约》实施。尤其是近年来,学会在时间民俗、岁时节令、传统知识和实践,乃至非遗主要领域都形成了学术梯队,集聚了相应的智力资源。 中国民俗学会为二十四节气的申遗工作提供...
查看更多
大型系列主题纪录片《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启动
2018.05.25
要闻
5月22日上午,国家级非遗影像背书大型系列主题纪录片《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在呼和浩特正式启动。摄制组将通过专家论证和精心选择,在内蒙古选择10个非遗
项目
进行拍摄,多角度勾勒马背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内蒙古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启动仪式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新华网、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展览馆主办,《非遗中国行》栏目组和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共同承办。启动仪式现场 《非遗中国行》为中央级媒体唯一专为非遗文化打造的固定常态...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安排
2018.05.25
要闻
5月24日上午,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大剧院举行6月9日是我国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7日至6月14日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组织活跃在基层的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开展会演、下基层演出以及举办展览、座谈、调研等活动形式,落实党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关部署,总结交流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经验,展...
查看更多
千年腔调 穿越古今——走近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傩戏
2018.05.25
专题报道
铁公老师面具孟姜女面具 琴童娘子面具国家级非遗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安永柏(右)表演“开红山” 1987年,以贵州德江傩面具为主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京城艺术界。德江傩戏由此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006年,德江傩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德江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多年来,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德江傩戏,当地政府修建了傩戏陈列馆,打造傩戏舞台,希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傩戏。目前,德江...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8.05.24
要闻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
项目
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 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
项目
,推动形成可推广的...
查看更多
世界海拔最高非遗博物馆竣工
2018.05.24
地方新闻
历经近两年时间的修建,总投资达1.2亿元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日前正式竣工。这一世界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对外开放。 据介绍,博物馆坐落于拉萨河南岸的宝瓶山上,海拔3750米,占地总面积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五层,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造理念源于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一座以白色为主、辅以褐色的兼具传统藏式建造工艺与现代风格的建筑。博物馆主体建筑与布达拉宫白宫部分建筑有相契合的建造风格,中庭部分与大昭寺天井有相通之处,外墙石头砌筑传...
查看更多
广东各地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2018.05.24
专题报道
5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带领视障人士参观博物馆。 许建梅 摄 5月18日,观众在广东省博物馆通过4K藏品互动展示空间了解相关情况。许建梅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此前后,广东省各地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诠释文物保护理念,搭建了...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
2018.05.23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8〕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商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下称目录)。该目录重点选取了具备一定...
查看更多
豫见非遗 ——朱仙镇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泰运
2018.05.23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
项目
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1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